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云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深水区,作为珠江口盆地最大的新生代沉积盆地,一直以来都是深水油气勘探的重点。但白云凹陷烃源岩的研究工作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文昌组和恩平组,针对珠海组的研究相对较少。影响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构造-热演化的因素较为复杂,选取合适的构造-热模型是研究烃源岩生烃潜力的基础。本文选取白云凹陷珠海组作为研究目的层,综合利用钻井、地震等地质资料及烃源岩样品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进行了烃源岩评价工作;利用盆地模拟法,对其生烃潜力进行研究,以期对后期油气勘探工作提供指导。从烃源岩基本特征、有机质类型、丰度及成熟度四个方面综合评价白云凹陷珠海组烃源岩。白云凹陷珠海组沉积时处于海陆过渡阶段,发育三角洲-滨岸相沉积,沉积厚度大,分布广泛,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兼有Ⅱ1型与少数Ⅲ型,具有双源特征,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大,主要处于未成熟-成熟阶段,部分可达高成熟阶段,主体属于好烃源岩,部分中等。基于统计地层年代、厚度、岩性及古水深等数据,通过BasinMod-1D软件进行地层埋藏史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今与古地温场特征、选取合适构造-热模型,利用正反演相结合方法进行热史模拟。结果表明,白云凹陷自珠海组沉积以来,构造沉降受白云运动影响最大,沉积速率最大发生在强烈沉降后期;珠海组烃源岩的沉积厚度、有效埋藏深度、生烃门限及成熟度均在白云主洼最大,东洼次之,西洼再次,南洼最小,并由凹陷边缘向中心增大,平面上北侧高于南侧。在热史研究基础上,结合烃源岩评价信息,进行生烃史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烃源岩成熟度及有机质丰度的影响,分次洼对比可以看出,主洼的累计生烃量最大,现今已处于裂解气阶段;东洼与西洼次之,现今正处于生烃高峰期;而南洼最低,现今仍处于生物气阶段。且凹陷中心大于凹陷边缘。平面上,白云凹陷北部地区已进入生烃高峰期,而南部尚未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