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caiwup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晚清时期科技西书译介领域中成就斐然的西士傅兰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梳理“西译中述”时期科技术语翻译的思想脉络和历史意义。傅兰雅作为晚清入华西士中宗教色彩最淡的“世俗派”,从1868年开始担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首席翻译。他在馆的28年间,和徐寿、华蘅芳、赵元益等当时中国一流的学者密切合作,将明清以来的“西译中述”事业推向了一个辉煌时期。傅兰雅作为19世纪中后期最有贡献的科技西书译介者,在科技术语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不少经典案例。他和徐寿在元素汉译名称上的形声字创制,是充分运用汉字造字特点的成功典范;他在《格致汇编》上所演绎的“卫生”概念,是以旧词表达新义的苦心尝试;而他在制造局和益智书会的名目表汇编,也体现了他在术语统一工作上的努力。通过傅兰雅煞费苦心的翻译方式,中国士人获得了科学的启蒙,然而,在“西译中述”的有限条件下,中国士人所理解的“科学”并非是它本来的面貌。这其中当然有翻译者本身的局限性和学识不足的原因,同时也有容受者和容受环境的原因。傅兰雅处于“西译中述”最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之下,又经历了旁人所不能及的大量的科技西书翻译之实践,故而能够从实践中凝缩出他对西书译介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术语翻译的理论思索。《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和《科技术语:当前的差异和寻求统一的方法》堪称最完整体现傅兰雅译论的代表性著作。他译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科技术语翻译的可行性和翻译之法,他坚持中文和西文的对等性和通约性,尽量采取中国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翻译术语,并呼吁建立科技术语厘定的标准体系。随着“西译中述”时代的终结和日制新语的大量涌入,以傅兰雅为代表的西士群体退出了科技术语翻译工作的舞台。但是,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后傅兰雅时代”,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保持了对前一时代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而中西文兼通的专业科技人才的涌现,以及中国科学氛围的变化,才使得科技术语的厘定和统一走上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其他文献
针对随机放置串类水果图像中主果梗和非主果梗间特征区别不明显、平面轮廓法获取的机器人抓取位姿信息较少的问题,该文构建了并联机器人串类水果三维抓取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主果梗骨架和三维抓取模型的4-R(2-SS)并联机器人随机放置串类水果抓取位姿计算方法,以获取较高精度、包含较多信息的抓取位姿,进一步提高机器人对串类水果的抓取成功率。采用果粒和果梗区域的轮廓间距构建用于提取串类水果果梗轮廓的形态学图像分
新课导入是教学环节的过渡手段和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阐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五个新课导入方法技巧,良好的导入技巧,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体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大量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和大批创造
本论文采用微扰法(small perturbation method,SPM)和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method,FEM)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随机粗糙面的散射问题以及相关问题。首先总结归纳了现有的应用最广泛的
鸡蛋是养鸡场的主产品和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据统计,养鸡场的破蛋率达9%,会导致鸡蛋的经济价值下降15%~20%,既直接影响鸡场的经济效益,又造成了极大的物质浪费.导致鸡蛋破损的原
新课程呼唤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这话题似乎已没有多少新意,然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究竟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依然显得非常必要而迫切,因为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对如何在常态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