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大鼠湿疹模型血清IL-4、IFN-γ表达、大鼠模型皮损病理及炎性细胞计数的影响,以初步探讨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的机制。方法:将74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12只,另一组作为造模组共62只。致敏前一天,背部3cm×3cm区域用脱毛膏脱毛,次日脱毛区外涂5%DNCB50μL致敏第1次;2周后,背部脱毛3cm×3cm,次日,外涂0.1%DNCB100μL激发,1次/周,连续4周,致敏3天后,造模结束随机抽出2只,切下背部造模区皮肤,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依照在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皮肤刺激实验观察指标,提示实验性湿疹模型形成。余下60只随机分为藏药十八味欧曲膏低(0.14g/kg)、中(0.21g/kg)、高(0.35g/kg)剂量组,冰黄肤乐(1g/kg)组,模型组,每组12只,经皮给药10d,每天观察评分。进行干预治疗的第3天、7天、10天,对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取材,每组随机选取4只,处死大鼠,取背部脱毛区皮肤3cm×3cm,固定于10%中性缓冲甲醛中,石蜡包埋切片,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及用IPP图像分析软件对炎性细胞计数。同时取各组大鼠的股动脉血,共6组,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IL-4、IFN-γ的水平。结果:1.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可不同程度地改善DNCB引起的表皮角化、棘细胞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等病理表现;治疗组红斑缩小或消退,评分较模型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作用与其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冰黄肤乐组与高、低剂量组比较(P<0.05),治疗效果增强;2.各治疗组真皮内炎性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大鼠湿疹模型血清IL-4、IFN-γ含量的影响:空白组、冰黄肤乐组、欧曲膏低、中、高剂量组血清IL-4、IFN-γ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与冰黄肤乐组比较,中剂量组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高、低剂量组与冰黄肤乐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可有效改善DNCB致大鼠湿疹模型红斑水肿等症状,说明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对湿疹具有治疗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干预湿疹模型后IL-4较空白组降低、IFN-γ水平明显提高,因此推测,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对湿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调节T细胞亚群的失衡状况,对大鼠湿疹模型的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T、B淋巴细胞功能有关,提示欧曲膏对湿疹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致炎、抑炎因子、抑制炎性细胞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