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他们眼望上苍》出版时,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随时60年代女性运动的兴起,很多女性作家的作品被重新审视。毫无疑问,爱丽丝·沃克在重新审视和赏析这本著作上做出了极大贡献。《他们眼望上苍》被视为佐拉·尼尔·赫斯顿最著名的一部作品,被认为是非裔美国文学和女性文学的里程碑式作品。本文旨在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研究小说所体现的狂欢化特点,希望通过此方法丰富读者对这部著作的理解。米哈伊尔·巴赫金在研究拉伯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时提出了狂欢理论,并对狂欢元素、狂欢精神和狂欢化文学做出了详细的阐释。狂欢元素包含有狂欢人物、狂欢广场、狂欢仪式、狂欢语言和笑声。狂欢精神对于推翻神圣的王权和虚假的官方主义有着很大的作用,这种狂欢精神也会颠覆等级压迫和一切神圣隆重的事物。然而,最吸引学者的是狂欢化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们眼望上苍》一书将狂欢元素、狂欢二元对立体和狂欢精神呈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分析书中的狂欢仪式、狂欢广场和狂欢人物,我们对狂欢理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狂欢精神与赫斯顿在《他们眼望上苍》一书所想要表达的主题相吻合,即黑人女性对自身身份和自由的追寻。更重要的是,狂欢精神对边缘文化的强调与赫斯顿对于黑人文化传承和黑人民俗文化的描写一脉相承。因此,通过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解读《他们眼望上苍》,使读者有新的视角来研究相关的文学作品并对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