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WTO时代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竞争策略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成为其中一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入世五年以来,中国金融业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外资银行不断涌入中国,并开始享受与国内银行同等的业务权限,可以开办包括人民币储蓄业务在内的全方位银行业务。外部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促使其必须不断修炼“内功”,提升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从分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入手,首先从历史角度纵向考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尤其是中国入世以来四大行股份制改革事宜,从横向角度考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当前外部经营环境,包括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银行同业经营状况等最新动向,在分析外部经营环境的基础上,指出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带来的挑战不止在于市场份额的降低、客户的流失,更严重的在于银行人才的流失和运营资金流动性的降低及所带来的风险。再次,本文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环境中寻找其自身的发展障碍,指出资产质量差、公司治理不完善、业务单一及缺乏以人为本的意识是制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内因。 为适应既定内、外部经营情况,四大商业银行必须主动转变经营战略、业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打造独特的企业核心文化,改善公司治理,重塑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发展。 最后,本文通过分析借鉴2001年香港中国银行集团整合12家联行,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实现了进一步的扁平化和集约化,并于2002年在香港成功上市,为中国银行整体上市拉开了序幕这一经典案例,指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改革、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扁平化管理、集约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可以达到上市改制目标的,也是完全有能力应对国际同业的竞争的。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运营商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广东省通信服务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进行重大的变革。新经济环境下通信服务商原有的经营模式和业务内容受到市场变化的重大冲击,在这种的情
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战略转型的问题。战略转型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企业战略变化的程度而言,企业战略转型是企业战略变化的最高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所以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生产和传播知识的人力资源将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
采购最基本的任务是以最优的成本从适当的、可靠的渠道取得所需要的原材料和服务。新的采购管理观念认为采购是增加价值的领域,而不仅仅是降低开支。企业要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随着中国加入国际WTO组织,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企业在人本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困惑。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正确认识人
自1980年以来,短短二十几年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广东地区的寿险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0.28亿多元人民币增长到2004年的344.21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33%;保
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64万吨/年芳烃工程正式投产前,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综合分析原料、设备、生产工艺、仪表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生产装置区、油品罐区、特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