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铁蛋白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及铁含量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t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实验室克隆得到的红小豆铁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构建不同启动子驱动下的红小豆铁蛋白基因编码序列CDS表达载体,运用农杆菌转化法和基因枪法转化水稻品种日本晴,获得高铁含量的转基因水稻植株,比较不同启动子的调控对铁蛋白的表达和铁含量的影响差异。为培育含铁量高的转基因水稻,提高水稻的营养品质,解决人类的铁缺乏症提供一条方便、经济、有效的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RT-PCR得到红小豆铁结合蛋白编码序列CDS,构建不同启动子驱动下的红小豆铁蛋白基因表达载体,启动子分别为水稻种子谷蛋白基因启动子GluB-1,玉米泛素启动子Ubi-1,水稻肌动蛋白Actin启动子。 2.从红小豆中分离出铁蛋白的基因组序列,全长2.3kb,含7个内含子。同时构建了水稻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GluB-1和组成型启动子Ubi-1的全长基因表达载体。 3.运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和基因枪法转化水稻品种日本晴,得到转基因植株。 4.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 nblotting检测,证明目的片段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通过反转录PCR发现,外源基因已经表达。 5.应用湿灰法对转基因水稻叶片中的铁含量进行测定,组成型启动子转基因植株叶片的铁含量均高于非转基因植株,最高达到310.1μg/g,是非转基因植株叶片铁含量的2.43倍。同时对玉米泛素启动子Ubi-1调控的转基因T<,1>代种子的铁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在一些转基因T<,1>代种子中含铁量也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SDS-PAGE电泳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对国内外115份春小麦品种Waxy蛋白亚基和HMW-GS的组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分析了Waxy蛋白亚基的缺失对小麦籽粒淀粉相关性状影响,同时也分析了HMW-GS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性状的量化分析,为选育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国内外115份春小麦品种(系)Waxy蛋白进行了鉴定,鉴定出Wx-B1亚基缺失材料16份;W
干旱是全球性问题,我国尤为严重。作物抗旱和水分高效利用等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热点之一。植物激素可作为调节作物抵抗干旱胁迫的重要手段。冠菌素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促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