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资源的制约,发展经济等有重要意义。如今世界各国也是把海洋权益、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作为重大战略。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强度的提高,涉海空间规划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港口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海洋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理规划用地布局,优化海洋相关产业的产业结构,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是突破港口城市发展困境的关键。当前我国港口城市空间利用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宜的情况普遍存在,通常表现为一方滞后与另一方。受政策环境、地理位置、历史原因、城市整体发展、产业结构及资源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港口城市的发展模式相差较大。
本文以我国典型中小港口城市——连云港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环境资源经济学、区域地理学、运筹学、土地规划学、城市规划学、系统控制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将绿色海洋经济、海洋空间规划、海岸带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引入土地利用规划中,强调从长远视角考虑空间资源利用在市间与空间的分配与布局。分析连云港市的地理区位和资源条件后,本文探究连云港市土地利用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变化,结合现有的规划计划进行总结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连云港市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和区位特征进行分析后,对土地系统的土地利用结构、使用强度,土地利用经济与环境损益,对海洋经济系统的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收益、海洋环境损益等进行时空综合分析。
本文综合考虑经济与社会效益,将海洋空间纳入空间规划体系,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引入信息熵权法、灿--IP层次分析法、结构偏离等计量方法、一致性检验等检验方法,研究连云港市在2007年至2018年间在土地利用情况与海洋经济发展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其相互作用。结合连云港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变化,探究土地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的耦合发展情况,对连云港市区县在不同时期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探索优化中小港口城市土地利用与海洋产业发展,使两者相互契合共同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至2018年连云港市土地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两个系统的耦合性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土地利用与海洋经济联系较为紧密。此外,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逐步加强,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阶段逐步沿着勉强协调一初级协调一终极协调方向调整。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到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有所波动,变化方向业不尽相同,系统的主导地位存在交替。一方面,前6年间两个系统的耦合性与耦合协调出呈现出相反的变动,而后面7年两者逐步趋于一致。另一方面,可以看出2007到2015年两个系统从勉强协调的过渡阶段转变为耦合协调阶段中的初级协调等级过程中,海洋经济系统与土地系统经历了海洋主导-磨合-土地主导-磨合-海洋经济主导-磨合的变化路径,两个系统作用力量不断交替和磨合。2015年后基本实现了两个系统的中度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的开发利用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应打破固有的海陆割裂思维,重视中小港口城市用地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海陆统筹空间规划,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统计、登记等工作,关注临港建设用地、海岸带用地以及涉海生产用地的规划布局,将海洋资源合理利用起来。城市内部应平衡好城市与农村、沿海与陆地、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城市之间应发挥集聚正效益,联动发展。
城市应当探索先进技术,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好海洋资源与港口区位优势,规划好其相关用地,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洋技术咨询、新能源以及现代物流等产业,吸引人才与资源聚集。同时,应始终坚持绿色海洋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把控好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强度与速度,保护好生态资源环境。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强度的提高,涉海空间规划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港口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海洋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理规划用地布局,优化海洋相关产业的产业结构,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是突破港口城市发展困境的关键。当前我国港口城市空间利用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宜的情况普遍存在,通常表现为一方滞后与另一方。受政策环境、地理位置、历史原因、城市整体发展、产业结构及资源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港口城市的发展模式相差较大。
本文以我国典型中小港口城市——连云港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环境资源经济学、区域地理学、运筹学、土地规划学、城市规划学、系统控制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将绿色海洋经济、海洋空间规划、海岸带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引入土地利用规划中,强调从长远视角考虑空间资源利用在市间与空间的分配与布局。分析连云港市的地理区位和资源条件后,本文探究连云港市土地利用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变化,结合现有的规划计划进行总结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连云港市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和区位特征进行分析后,对土地系统的土地利用结构、使用强度,土地利用经济与环境损益,对海洋经济系统的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收益、海洋环境损益等进行时空综合分析。
本文综合考虑经济与社会效益,将海洋空间纳入空间规划体系,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引入信息熵权法、灿--IP层次分析法、结构偏离等计量方法、一致性检验等检验方法,研究连云港市在2007年至2018年间在土地利用情况与海洋经济发展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其相互作用。结合连云港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变化,探究土地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的耦合发展情况,对连云港市区县在不同时期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探索优化中小港口城市土地利用与海洋产业发展,使两者相互契合共同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至2018年连云港市土地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两个系统的耦合性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土地利用与海洋经济联系较为紧密。此外,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逐步加强,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阶段逐步沿着勉强协调一初级协调一终极协调方向调整。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到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有所波动,变化方向业不尽相同,系统的主导地位存在交替。一方面,前6年间两个系统的耦合性与耦合协调出呈现出相反的变动,而后面7年两者逐步趋于一致。另一方面,可以看出2007到2015年两个系统从勉强协调的过渡阶段转变为耦合协调阶段中的初级协调等级过程中,海洋经济系统与土地系统经历了海洋主导-磨合-土地主导-磨合-海洋经济主导-磨合的变化路径,两个系统作用力量不断交替和磨合。2015年后基本实现了两个系统的中度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的开发利用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应打破固有的海陆割裂思维,重视中小港口城市用地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海陆统筹空间规划,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统计、登记等工作,关注临港建设用地、海岸带用地以及涉海生产用地的规划布局,将海洋资源合理利用起来。城市内部应平衡好城市与农村、沿海与陆地、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城市之间应发挥集聚正效益,联动发展。
城市应当探索先进技术,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好海洋资源与港口区位优势,规划好其相关用地,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洋技术咨询、新能源以及现代物流等产业,吸引人才与资源聚集。同时,应始终坚持绿色海洋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把控好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强度与速度,保护好生态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