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挖掘整理林慧娟老中医诊治心力衰竭的经验和用药规律。方法:整理林慧娟教授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HIS系统中心衰病历,对门诊电子病历中患者性别、年龄、中药处方等数据进行提取,录入EXCEL对提取资料进行初步处理,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及点式互信息分析等方法,分析探究林慧娟老中医治疗心衰的用药规律,讨论林慧娟教授治疗心衰的学术思想,并回顾性学习总结心衰的现代医学及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数据的方法,共统计出林慧娟老中医诊疗心衰常用中药医药材104味。按频次从高到低前20位分别是黄芪、当归、麦冬、白芍、制五味子、川芎、黄连、柏子仁、炒酸枣仁、桂枝、红参、茯苳、瓜萎、醋延胡索、麸炒积壳、生地黄、白术、郁金、赤芍、清半夏。其中药物分类上,以补虚类草药应用最多,之后依次是活血化瘀类、清热类、安神类、化痰止咳平喘类、理气类、收涩类、解表类等草药;在药性上以温性中草药最多,平性药物其次,凉性和寒性居中,热性药物最少;药味上,以甘、苦、辛味中草药居多,其中甘味中草药最多,酸、淡味中草药居中,咸、涩味中草药较少;药物归经:肝经>脾经>心经>肺经>肾经>胃经>大肠经>胆经>膀胱经>心包经>小肠经>三焦经。借助复杂网络技术得出林慧娟教授治疗心衰的核心方药、主要配伍方药和次要配伍药。通过点式互信息分析方法得出,林慧娟老中医在临床治疗心衰过程中常用中草药之间的药对。结论:林慧娟教授治疗心衰,常用中草药中以补虚药的使用最高,核心方中黄芪使用权重最大,且两两配伍关联度中黄芪-当归居高,由此得出林慧娟教授治疗心衰是以补虚为基础;其次是活血化瘀类草药,再者理气类、化痰止咳平喘类草药使用也较多,由上可推断林慧娟教授认为,气虚、血瘀、痰饮是心衰的主要病机,治法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为著。这与林慧娟教授临床诊疗心衰的认识一致。在药物配伍中得出的一些新的药物配伍,有待在以后的临床中继续验证。林慧娟教授治疗心衰临床经验丰富,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探讨。另外通过借助数据分析技术对林慧娟教授治疗心衰用药经验的挖掘,也使自己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