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nxinru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是对时代的反思。当西方世界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的时候,人类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现代性正是对这种新时代反思的结果。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批判过程中,后现代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后现代理论,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等等表现得尤为突出;而现代性的捍卫者中最著名的当属尤尔根·哈贝马斯。另外还有从社会学、政治学、美学、文学等层面论述现代性的,如吉登斯、罗尔斯、沃尔夫等。对现代性的研究,马克思颠覆了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以现代生产方式来定义现代性。从对现代生产方式的分析中,沿着资本逻辑的运行,紧紧抓住现代性的矛盾来分析、批判现代性,并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坚持超越现代性实现人类解放的理想。但在异彩纷呈的现代性话语中,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经常被“缺席”。这不仅与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者将马克思当作现代主义宏大叙事的典范而排斥有关,也和保守的自由主义者将资本主义制度宣布为历史的终点、将马克思主义宣布为“已经破产的乌托邦”有关。但比这些对马克思的误解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即使是马克思主义者自己对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论内容和当代价值,也没有形成系统而明确的阐释。呼唤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重新出场,不仅仅是出于理论话语多样性的考虑,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当下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正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现代化的问题,或者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转型的特殊境况下,如何建构现代性的问题。对于处于特殊历史情境的中国来说,深刻理解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其现代性批判的逻辑架构、批判领域、批判方法论特征以及对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价值等问题作出思考与回应。为此,本文从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深入开掘,在此基础上形成包括绪论在内的三大部分五章内容:第一部分包含绪论和第一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传统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观点,指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缺席”;分析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的实际需要,凸显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而对“现代性”的进行一般性考察,主要介绍现代性的研究源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在先进科技作用下,现代性范畴有了独特含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吉登斯、哈贝马斯、福柯的理解。在这些现代性学者们看来,同传统社会相比较,现代性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流变性、断裂性、矛盾性、世俗化。随着现代性理论的深入发展,滋生出它的反话语思潮,主要表现为两种:人文主义反理性思潮、后现代理论。第二部分包含第二章和第三章,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说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深刻内容。第二章从社会政治现实层面说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第一阶段的内容。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首先发端于对社会存在的关注。他认为现代生产是现代性历史起源的决定因素。现代性的社会基础在于市民社会,现代生产造成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裂,国家与市民社会的领域分离构成了现代性生成与发展的基点。在领域分离的前提下,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不同阶级之间引发更深刻的对抗。这种分裂最后的解决路径在于人类解放。第三章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领域交叉进行的。在这个阶段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对费尔巴哈批判成果的吸收,奠定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域。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学考察,揭示出现代性的基本动力在于资本,资本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体性存在,即资本逻辑。资本逻辑决定着现代性逻辑,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决定着现代性矛盾的本质。一方面,资本内在地具有追求现代性全面发展的文明趋势;另一方面,资本本身的对抗形式又不断地造成理性的自我分裂,并产生出人的发展的悖论。资本逻辑的最终作用发挥使得现代社会呈现出全面异化的总特征,即现代人被自己创造的物、制度、社会关系等控制。本文第三部分内容包含第四章和第五章。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马克思批判理论呈现的特点、理论限度、当代价值。第四章论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具有的特点。作者总结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特点在于:在“总体性”的视野中审视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批判根具有建构性特征;批判坚持了辩证的立场。马克思的批判在长期发展中也遭遇到各种诘难,被认为是元叙事、还原主义等,但这种攻击并不改变其理论的卓越价值。当然也必须承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因为其批判黑格尔理论的需要以及他经历的是较为简单的现代生产方式的过程,导致他的理论必然存在限度,有待发展。第五章:马克思现代性理论对当代中国转型社会具有深刻的价值: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引导我们采用辩证态度;在全球化的差异融合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点有可贵的借鉴价值;借助马克思有关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能促进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克服现代社会内在矛盾。以上五章内容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这种融合的视野下揭示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意趣。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统计和整理,对我国软式排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其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研究,分析出在我国中小学推广少儿软式排球的可
<正>DSA肝动脉造影是肝脏疾病介入诊疗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其图像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我院196例DSA肝动脉造影中获取的387序列共1548幅图像从技术角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进行零件加工时所选择的材料、成形质量以及成形效率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零件加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整个设备
二里头遗址发掘工作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从注重陶器分期和文化谱系转为专注于遗址的空间构造,大致掌握了这一中心都邑由小到大、由盛转衰的历程,已可重建二里头作为都邑的总
低熔点合金具有储能密度大、热循环稳定性好、导热系数高等优点,作为一种潜在的中低温相变储热材料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CFD软件对低熔点合金相变材料在自
猪肉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结构中占有重大比例,是人们生活主要食用消费品,其食品安全状况涉及百姓身体健康和基本消费安全。由于我国的肉类食品安全管理普遍采用“终端检验”
<正> 在现行教材中,复合函数的概念是安排在高三《微积分初步》中才作正式介绍.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较高要求,目前多数学校已不予讲授,这样就使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未能学到这
IT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互联网上经济活动的展开,促使了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
在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结论或规律,这些结论或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灵活应用性,若将其应用到相关问题中,可以使解题更为方便、快捷.下面笔者就对“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