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重要的迁移人口吸纳地。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现状,比如收入、就业、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而较少研究农民工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是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体系需要关注的一个新的面向。这其中,外来女工因为性别因素而更加需要特别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比较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区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956名受访者来自上海、昆山、深圳和东莞等四个城市的12个工厂。研究发现,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长三角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珠三角女工。进一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女工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效应、压力效应、韧性效应和迁入地效应。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和珠三角女工心理健康的若干对策,建议构建预防和干预体系、改善社会服务提升社会支持、完善女工社会保障,特别是探索如何将心理健康预防纳入劳动权益保护体系,如何将因工作而导致的严重心理健康看成“工伤”和如何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医疗保险这三个社会保障议题,以促进女工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