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11月3日,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代码600090)董事长艾克拉木·艾沙由夫突然失踪,随后查实该公司竟有高达近10亿元人民币的“隐性”对外担保,由此为导火索所爆出的“啤酒花事件”使得啤酒花公司的股票死死地砸在跌停板上,同时,以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新疆担保圈中的其他数家上市公司也受到连带影响,时间,新疆担保链摇摇欲坠,并产生巨大的财务危机。围绕担保圈产生的争论,一种是“国家政策导致论”,国家在2008年放出的4万亿投资使得经济过热,市场需求的扩大使各行业企业盲目扩展,融资与扩规模成了企业发展的任务,银行宽松的抵押担保政策使大量的担保贷款充斥到各大小企业。经过几年的企业发展,大量行业的产品过剩,市场需求饱和,经济危机爆发,银行有保有压的收贷策略,导致部分企业倒闭、企业主跑路。另一种观点是“银行政策导致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银行业界放松了对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要求,很多粗放经营,财务承受能力不足,抵质押不足的企业却获得银行的融资,而企业的盲目投资,特别是投资房地产、矿山等,加之金融政策的变化,部分诸如房地产行业的畸形发展,使部分企业破产,企业家跑路。无独有偶,一个围绕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形成的涉及数家金融机构及多家潍坊当地企业的“担保圈”也已浮出水面。现如今,大大小小的担保圈正愈演愈烈,金融风险亦不断积聚,无疑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企业的担保圈风险值得金融机构以及监管机构引起警惕,防患于未然。本文重点从实际出发,以潍坊担保圈为例进行担保圈的风险管控研究,本文综合运用特征提取法、比较参照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对潍坊担保圈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期发现担保圈形成的原因以及特征,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导言中简述了研究担保圈的内容、意义及方法;第二章结合文献综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三章担保圈的成因类型及特征;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担保圈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第五章以潍坊担保圈为例研究了担保圈的内容、危害、当地金融机构的化解策略等;第六章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总体结论并对商业银行应对担保圈风险提出了浅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