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雏鸡感染可造成高达30%死亡,还可造成生殖器官的损伤,母鸡到产蛋期没有产蛋高峰,产蛋鸡感染,造成产蛋率下降,蛋壳品质下降;给养殖业造成臣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预防IB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因为IBV容易变异导致不断出现新的血清型,且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能力较差,因此研究更适合的疫苗迫在眉睫。为了解我国当前IB的流行现状,掌握IB优势流行毒株的基因型和血清型,制备匹配当前优势血清型的疫苗,成为当前IB防治工作的重点。本研究从2010年-2013年全国18个省份临床发病的鸡群采集了4855份组织样品,通过病毒的分离、鉴定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IBV感染普遍存在,4年间 IBV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1%、18.1%、15.5%、10.9%。对其中30株IBV分离株的Sl基因序列系统分析后发现我国当前优势流行毒株基因型为LX4型,占比90%(27/30),27株之间同源性在93.5%-100%,与疫苗毒株H120株的同源性仅为77.6%-78.5%,且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也存在明显差异;表明目前我国IB流行优势毒株和常用疫苗毒株基因型不同,且同源性较低。根据S1基因系统分析结果结合病料采集背景,筛选其中5株(JS101024株、SD100426株、JS121019株、BJ100306株和HuN100427株)与3株疫苗毒株(H120株、LDT3株、4/91株)制备单因子血清,通过气管环血清交叉中和试验鉴定血清型,计算相关性发现其中3株LX4基因型IBV分离株(JS101024株、SD100426株和HuN100427株)属于同一血清型(暂命名为JS101024血清型),与目前常用疫苗毒株不属于同一血清型。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5株1BV分离株以相同剂量回归28日龄的SPF鸡后,都出现相似的临床发病症状、病理剖检和组织病变:但是致死率不同,其中SD100426株(JS101024血清型/LX4基因型)毒力较强,致死率40%,可作为攻毒候选株;而同血清型的JS101024株(JS101024血清型/LX4基因型)毒力较弱,致死率为0,抗体产生时间较其它毒株早3-7天,其F6代种毒在鸡胚上的效价高达107.16EID50/0.1ml,繁殖性能最好,为最佳疫苗候选株。3株疫苗候选株(JS101024株、SD100426株和BJi00306株)与M41株制备成火活疫苗,免疫SPF鸡后,用SD100426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JS101024株制备的火活疫苗攻毒后100%临床保护,抗体上升速度快,抗体转阳时间比其它毒株早7日,且抗体滴度高;较其它毒株疫苗鸡只带毒、排毒时间短3~7天,该毒株制备的疫苗具有与当前IBV优势流行毒株匹配性好、保护率高、能显著降低IBV水平传播风险的优点,是优秀的疫苗候选株。本研究为筛选匹配IBV流行毒株的疫苗候选株提供了依据,为制定IBV综合防治措施奠定了丛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