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听力作为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之一,在对外的交际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外语听力教学中,听力技能愈来愈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较低,听力也恰恰学习者最薄弱、最惧怕的一项,从而直接影响外语交流。究其原因,教师和学习者只重视传统的听力教学方法即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提高,而忽略了与听力理解关系密切的背景知识,即图式的积累,从而造成了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被动局面。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通过简要介绍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分析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的关系,提出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听力策略上所表现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自上而下"(听话者运用背景知识对所听到的进行假设和推测)的信息处理方式上。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论证了图式是影响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图式的激活和建构是提高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笔者首先通过访谈调查了英语听力水平高低的原因,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式的激活与构建。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外语听力教学的研究,基于图式理论的教学方法在我国的外语听力教学中亦是不胜枚举的。为了验证基于图式理论的教学方法能否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本研究对西北民族大学2015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考察,采用对比试验,并对数据运用软件SPSS16.0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探索一种有效地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提升英语听力水平。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基于图式理论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找到图式与具体语境的结合点,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文章进行有效的预测,带着问题去体会说话者的意思,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且研究数据表明基于的图式理论的教学策略对优等学生的提升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