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我国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农业发展永远都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组织转型的加速期,农村合作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新的驱动力,这刺激了农村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农村金融已经成为了支撑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体系之一,而农村合作金融应当以农民资金需求作为出发点给予资金支持,因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放生产力、提高农民劳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2015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合作金融方面提出要“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1989年,德国建立的雷发巽式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世界农村合作金融研究的源头。雷发巽式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世界最早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其社员为农民,社员对合作事务进行义务办理,从合作社拿出的借款必须用于生产。中国的合作思想是在清朝末期随着西方侵略者的侵入背景下,西方思想流入并影响着中国而产生的。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日益土崩瓦解,中国具有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开始在中国宣传介绍西方的农村合作理论,希望借此来解决中国的农村经济问题。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实践在民国时期有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国民党控制下的农村合作金融,另一种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合作金融。从明末清初开始,西方合作金融思想传入到我国后,我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从未停止过对农村合作金融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本文分五章来阐述。第一章是导论,陈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说明了研究农村合作金融的意义,梳理、评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说明研究的目的,提出本文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分别论述了西方和中国合作经济思想的形成、传播及发展;第三章在详细研究了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总结出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实践的发展规律,得到可以借鉴的经验;第四章介绍中国合作金融的实践情况;最后一章对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