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ny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事业也进入到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正式开启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习近平高度重视凝聚改革共识,指出“凝聚共识很重要,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方面导致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也对做好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出了迫切要求。关于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目前学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仍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充实。特别是立足新时代这一重要现实背景下的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问题还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此,本文立足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以新时代为重要时代背景,以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为研究视角与逻辑切入点,对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进行必然性、实然性和应然性剖析。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梳理和总结当前国内外关于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研究现状,形成全面客观的研究综述;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和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社会背景与相关理论。首先,阐释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包括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其次,分析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三个方面;最后,阐述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相关理论,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主张三个层面进行挖掘。第三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立足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现实任务论证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现实迫切性;其次,基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方面论证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理论可能性;最后,立足历史与现实的基本逻辑,从改革开放初期凝聚的初始改革共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丰富改革成果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三个方面论证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实践可行性。第四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现状剖析。这是对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实然性角度分析。首先,阐述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其次,对当前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沟通不畅困扰、价值判断难题、诉求差异困境、认同分化障碍和力量分散羁绊等;最后,从制度平台、多元价值、错误思潮、利益分配、社会结构等方面剖析了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面临问题的原因。第五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应然路径。密切结合实然现状中剖析的问题,从优化治理机制、增进思想认识、树立理想信念、实现利益满足、汇聚行动力量五个角度全面提出了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应然性路径。具体来说,治理方面应该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法治轨道、健全平台机制;思想方面应该加强意识形态和理论建设、澄清重大认识困惑、促进思想宣传的创新;理想信念方面应该将中国梦作为精神动力、将“四个自信”作为信念恪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领;利益满足方面应该要正视个体正当利益、冲破利益固化藩篱、确保全民共享改革红利;力量汇聚方面应该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推动广大人民积极参与、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形成通力合作的改革合力。
其他文献
以聚丙烯(PP)为基体材料,加入无卤膨胀型阻燃剂FR-1420制备得到了阻燃PP材料,考察了滑石粉、玻纤的加入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TG)研究了材料的热分解行为。结果
目的 :探讨分析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
通过对绘画形式上和精神领域上的学习比较,从中提炼出对自己所创作作品的精神性要求和独特的画面形式语言,探索形与形式之间相互转换的秘密。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全员运动会”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校运动会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改革学校运动会的第一选择,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是,每一个学校的执行方案都不一样,在全员
<正>2017年首钢"创新创优创业"交流会上,首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靳伟以《关于首钢管理能力建设的思考》为题,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和基层精彩的故事,阐释和讲解了如何提高9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检测Napsin A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