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采用了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45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和45例对应的肿瘤周围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中空通气孔同源框2(EMX2)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了天津市胸科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45例ESCC组织标本(肿瘤组),和45例肿瘤周围的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正常组),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未行放疗或化疗。所有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并采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EMX2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比较EMX2和E-cadherin在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EMX2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ESCC组织中EMX2和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EMX2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EMX2和E-cadherin在肿瘤组和正常组中均有表达。EMX2表达主要在胞浆及部分核周围,肿瘤组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组(24.44%VS 82.22%,P<0.01)。E-cadherin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及部分细胞质,肿瘤组的表达阳性率同样低于正常组(48.89%VS 93.33%,P<0.01)。与正常组织相比,EMX2和E-cadherin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较低。2.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EMX2在肿瘤的不同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中的表达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E-cadherin在肿瘤的不同侵润深度、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中的表达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3.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SCC中EMX2和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82,P<0.01)。4.45例ESCC患者随访时间为自手术当天开始至患者死亡或者随访结束,一共1-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8个月。其中EMX2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4.55%(6/11),高于低表达组的5.88%(2/34),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9.962,P<0.01)。E-cadherin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为31.82%(7/22),高于低表达组的4.3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6.170,P<0.01)。EMX2和E-cadherin共同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为62.50%(5/8),明显高于共同低表达组的0.0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3.291,P<0.01)。5.根据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EMX2和E-cadherin共同低表达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以及侵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跟患者的预后没有显著关系。结论:1.EMX2与E-cadherin在ESCC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且两种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EMX2与E-cadherin表达的沉默,与ESCC的肿瘤发生及恶性进展有关,并且二者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协同作用。2.与正常组织相比EMX2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降低,并且低表达的患者肿瘤呈现分期较晚、分化程度较低和淋巴结转移率高,同时EMX2低表达的患者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者。同样E-cadherin在大部分ESCC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并且在低表达患者呈现肿瘤侵润较深、分期较晚、分化程度较低及淋巴结转移率高,同时E-cadherin低表达的患者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者。此外EMX2和E-cadherin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正相关,并且二者共同低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检测EMX2和E-cadherin在ESCC中的表达情况,不仅有助于判断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而且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和治疗的指导有重大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