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系统的平衡健康发展能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储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则会制约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尽管学者们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考虑到当前相关研究中,对漓江流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个别生态体系,如森林,水资源和农业生态系统,较少将漓江流域作为一个“旅游—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进行整体研究,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漓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得出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问题,有助于制定相对合理科学的对策建议,也可为其他流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根据文献检索,对国内外有关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整理,在生态脆弱性备受关注以及研究区域典型性的大背景下,对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和评价对象进行总结归纳,将前人提出的生态系统评价模型整合成生态系统组合模型,从漓江流域旅游业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模型分析得出两者的发展现状、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促进漓江流域“旅游—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漓江流域及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漓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岩溶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概况三方面入手,了解漓江流域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说明漓江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模型的必要充分性,主要包括生态供给模型、生态需求模型、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模型、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发展能力模型、生态系统安全度模型以及灰色理论的GM预测模型。这些模型的组合优于单个的生态系统评价模型,能从整体上系统有效地分析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的发展情况。通过搜集整理数据,运用上述生态系统组合模型进行测算,发现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生态赤字现象严重,供需不平衡;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率不高;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发展能力有待提高,生态系统的安全问题必须重视;未来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的发展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仍需继续努力。只有解决了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为漓江流域旅游业的发展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漓江流域旅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其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与旅游业存在不协调发展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供给与旅游需求发展不平衡;生态系统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旅游业的多样性发展;生态系统的不安全状态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与旅游业仍存在一定的矛盾等方面。通过这部分可以了解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与旅游业目前和未来短时期内的不协调发展情况,这为下部分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提供了依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实行漓江流域各县市差异化的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策略;提高漓江流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漓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发展能力,以此丰富旅游业;保护与开发并存以实现生态系统保护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与旅游业的矛盾并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等对策建议。通过这些对策建议的提出,希望能够在保护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合理适度地发展旅游业,实现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桂林的旅游经济收入,为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经济保障,最终充分发挥漓江流域作为桂林“母亲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