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红颈常室茧蜂Peristenus spretus Chen et van Achterberg雌雄成虫、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ur)3龄若虫及其取食危害的棉花和蓖麻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Y型昆虫嗅觉仪测定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挥发物、绿盲蝽取食诱导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以及红颈常室茧蜂与绿盲蝽对不同寄主植物、不同生育期寄主植物的行为反应。利用GC-EAD、GC-MC和EAG来筛选红颈常室茧蜂会产生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研究结果如下:雌性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3龄若虫、健康棉花植株无显著的趋向行为反应,绿盲蝽3龄若虫危害的棉花植株(危害后去虫和危害后未去虫)对雌性红颈常室茧蜂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但危害后去虫和不去虫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然而,雄性红颈常室茧蜂对上述处理均没有明显的趋向反应。此外,与苗期棉花(健康或危害后去虫)相比,绿盲蝽雌成虫显著趋向于花期蓖麻(健康或危害后去虫);而雌性红颈常室茧蜂只趋向于被危害后花期蓖麻。同时,雌性红颈常室茧蜂对花期棉花和蓖麻植株(危害后去虫)的趋向行为显著强于相应的苗期植株(危害后去虫)。结果表明,雌性红颈常室茧蜂主要利用绿盲蝽若虫危害后的植物挥发性信息物质来定位寄主,且其对花期寄主植物的行为反应与绿盲蝽成虫具有一致性。此外,从收集的挥发物中筛选出间异丙基甲苯和对乙基苯乙酮两种活性物质。间异丙基甲苯浓度在10mg/ml和对乙基苯乙酮浓度在100mg/ml时,雌性红颈常室茧蜂的电生理反应最大。结果表明,异丙基甲苯和对乙基苯乙酮这两种挥发性物质在红颈常室茧蜂定位寄主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若虫及其危害寄主植物的趋性行为反应,并筛选出红颈常室茧蜂具有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为高效应用红颈常室茧蜂控制绿盲蝽种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