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促进公平效率市场的实现,2019年国家实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避税会导致国家的税基受到侵蚀、减少税收收入、影响国家收入调节作用、损害竞争效率、破坏社会公平,实务界和监管机构越来越关注企业的避税问题。现有研究已经注意到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税收规避程度的显著差异,并表明民营企业的税收规避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税收公平的实现。董事会是企业中最为重要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必须执行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做出的决定。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和董事会制度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在不同企业同时担任董事职务的连锁董事。不同企业中存在的相同董事成为了联结企业关系的关键,由此企业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经验等信息的沟通交流。由连锁董事联结形成的董事网络虽然能够拓宽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缓解资源的约束,但与此同时连锁董事通过董事网络的寻租行为、“忙碌董事”以及董事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会损害董事的独立性,弱化董事的监督功能的发挥。因此,本文探究民营上市公司的连锁董事形成的董事网络是否会对企业税收规避产生影响,并分析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探索处于不同董事网络位置上的连锁董事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2008年-2017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集中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连锁董事形成的董事网络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的税收规避行为:第二,董事网络与企业的税收规避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否受董事的类型、独立董事的背景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发现和相关的理论构建模型,采用PAJEK对董事数据进行矩阵处理和网络分析得出董事网络中心度的数据,然后运用STATA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到的结论是:董事网络损害了连锁董事的独立性,董事会和经理以及控股股东合谋,借助董事网络获取个人资本,处于网络越中心的位置,连锁董事的独立性越差,越促进企业采取激进避税行为,即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越严重。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对税收规避的影响强于非独立董事,其中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起关键作用。在非税收优惠地区,董事网络对税收规避的影响更显著。本文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制度环境能够抑制董事网络对税收规避的影响效果。在研究的最后提出了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区分了独立董事的董事网络和非独立董事的董事网络对于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并在独立董事层面细化为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和非财务背景独立董事,拓宽了董事网络的研究范畴;第二,从董事网络的维度展开,探讨民营上市公司的税收规避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税收优惠地区的董事网络对企业税收规避程度的影响差异,拓宽了税收规避的研究范畴,创新性地解释了政府宏观调控对企业税收规避以及社会税收公平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的各级政府都强调通过对制度环境的优化以达到提升政府服务质量的目的,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外部的制度环境会抑制董事网络对税收规避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在理论层面上支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