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Navy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所(CMA ),日本气象厅(Japanese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的TC最佳路径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西北太平洋(西太)强TC频数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相关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在1983-2014年期间(后一阶段)西太强TC频数与Nino3.4指数显著相关,而在1950-1971年期间(前一阶段)两者相关并不显著。进一步发现,相比前一阶段,后一阶段西太强TC的生成频数、平均生成位置和生命史在ElNino,LaNina年之间差异明显增加,并且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西太的东南象限。在后一阶段,El Nino年强TC在西太东南象限的频数是增加的,而在La Nina年强TC在西太东南象限的频数是减少的。这一切都证明在后一阶段ENSO对西太强TC的影响明显增强,特别对于El Nino年。研究发现,后一阶段El Nino年,热带太平洋正SSTA的西移是提高西太强TC频数与Nino3.4指数相关关系的关键因素。在后一阶段El Nino (La Nina)年,正(负)的SSTA的西移,引起西太东南象限MPI的正(负)异常,同时正(负)SSTA的西移会引起热带太平洋上升(下沉)运动移至太平洋中部,上升(下沉)运动的西移进而导致局地中层相对湿度增加(减小),局地风速垂直切变减弱(加强),因此有(不)利于TC在西太东南象限生成。由于在后一阶段El Nino年,东南象限生成的TCs在洋面上移动和发展的时间更长,因此能从温暖的海洋吸取更多的能量,更容易发展成强TC,从而提高后一阶段西太强TC频数与ENSO的年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