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鉴定、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江西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目标菌株(实验室已有研究),利用稀释涂平板和显微单孢子分离相结合方法分离出大量单孢子,再对单孢子进行培养得到数株发育成熟的单孢子菌株,通过筛选得到产酶活力最高的菌株NC-1-6,采用形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该菌株为粗壮脉纹孢菌。研究了菌株NC-1-6以稻草为唯一碳源时,稻草浓度、发酵温度及培养基初始pH值对整个生长周期内菌体生长和发酵产酶的影响。研究发现:稻草降解率与菌体生长状况呈正相关,2%浓度时,菌体生长最佳,稻草降解率也最高。菌体生长与产酶的最佳稻草浓度、最适pH值及最适温度均不一致。菌体生长的最佳稻草浓度为2%,产酶最佳稻草浓度为5%;菌体生长最适初始pH值为5.5,产酶最适初始pH值为4.8;菌体生长最适温度是先用25℃培养3d再用30℃,产酶最适温度是固定30℃。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酶能力,以粗壮脉纹孢菌的野生株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的处理得到突变株60D7253。分别研究了各诱变剂量与致死率和正变率的关系。菌株的筛选分为初筛和复筛:初筛是测定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复筛测定发酵液的滤纸酶活(FP酶活力)和内切酶酶活(Cx酶活力)。突变株60D7253酶活力比出发株有较大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FPA提高179.25%、Cx酶活力提高175.99%、Cl酶活力提高147.2%、βG酶活力提高3.83%。本文还对突变株60D7Z53发酵产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选用浓度为5%的玉米芯为碳源,以浓度为0.42%的黄豆粉为氮源,添加改良的Mandels营养液和0.1%Tween80,培养基初始pH为5.5,培养温度为28℃,以3%的接种量接种萌发了36h的孢子悬液,装液量为50mL/250mL,转速为160r/min,培养时间为6d。研究表明,突变株与出发株最适培养温度和最适初始pH值不相一致,且突变株比出发株纤维素酶复合物各酶活力高峰值出现晚一天。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临床检验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进行大量输血的104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分别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最近,我院实习工厂联系到一个齿轮坯的加工订单,零件如图1所示,毛坯为比较简易的模锻,各面加工余量较大,特别是轮辐的圆弧过渡处。加工工艺采用先在卧式车床上粗车,然后在数控
文章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了精神激励的作用,精神激励与经济激励的替代关系,激励的动态一致性,基于自选择的激励组合,以及激励结构与企业资产结构的关系。
针对船模阻力CFD数值模拟进行不确定度分析,验证和确认(V&V)的过程,对比不同近壁面条件的不确定度分析的差异,参考ITTC推荐的相关规程,基于k-ε湍流模型,通过改变近壁面处Y+
近日,教育部出台了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个省区试行的“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以下简称“新高考大纲”)。“新高考大纲”的出台意味着这4个省区将于2007年6月实现与新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