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专项的旅游活动,研学旅行能够让学生体验生活、增长见识、丰富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研学旅行的意义非凡,而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研学旅行目的地也尤为重要。对此,国外研究者通过大量研究,已提出一套完善的选择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确定决策者,决策者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征选择与之相符的目的地。而国内,研究重点则以市场管理、资源开发为主,中学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方面的研究鲜有涉及。现今,随着研学旅行不断推进,研学旅行基地加快建设,如何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地也愈发重要。 本文基于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有关研学旅行和研学旅行目的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确立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以合肥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行政人员和非行政人员两方面,分析合肥市中学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1)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确立,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初步确立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然后,运用专家调查法对学校的行政人员、非行政人员,旅行社专业负责人等进行问卷调查,通过Board排序法筛选指标,最终获得学生及家长因素、教师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目的地因素和安全因素五个一级指标,以及20个二级指标。(2)合肥市中学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包括综合、行政人员和非行政人员三方面:①一级指标的综合权重排序为:安全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及家长因素>目的地因素>教师因素,安全因素是合肥市中学目的地选择的首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学校教育因素,而教师因素的影响力最弱;行政人员的权重排序为:安全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目的地因素>学生及家长因素>教师因素,行政人员作为决策者,在选择目的地时,除考虑安全外,还更多地从宏观的层面考虑,比如学校的政策、教学目标等。同时,为符合教育局对研学旅行的相关规定,行政人员认为目的地因素又比学生及家长因素重要些;非行政人员的权重则略有不同,其大小为:安全因素>学生及家长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目的地因素>教师因素,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非行政人员认为学生及家长因素比学校教育因素重要。 ②在二级指标的综合排序中,师生的人身安全、交通的安全性、目的地的环境、学校的行政支持、班级秩序的掌控、学校的教学目标、资源的教育意义、学生参与的意愿、家长的支持度、课程的融入度等指标位列前十。表明,在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过程中,中学最先关注人身、交通、目的地等安全,之后,再考虑学校的行政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此外,行政人员与非行政人员的二级指标排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育因素方面,行政人员更多强调学校的教学目标,要求目的地的资源具有教育性、针对性和目的性,且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而非行政人员则认为课程的融入度很重要。 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的方式,对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增加关于集体组织旅游行为的研究内容,拓展旅游地理学关于旅游决策行为的研究领域,完善旅游地理学关于旅游行为的研究体系。通过对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研学旅行目的地的选择的合理要素,一方面为提高研学旅行的成效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为研学旅行基地通过强化目的地的管理,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研学旅行产品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