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以临床就诊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9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及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与其证候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证候信息采集表,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病房,符合条件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将所获得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的数据等,输入数据库,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候分布规律,并分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乙肝五项等检查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①对象: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9人,其中男226例,女83例,男女比例为2.72:1。②方法:抽晨起空腹静脉血,测乙肝五项,肝功能,腹部超声,HBV-DNA,常规测体重、身高、血压、心率,制定中医证候学调查表,由专业人员询问被调查对象并逐项填写。 结果: 大量文献表明,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分型十分不规范,更多的是专方专药的研究。且现阶段对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领域,研究更少。但在临床中,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患者,往往给予门诊随访或保肝降酶等非“积极性”治疗,疗效不佳。探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规律,不但为其证型的统一,更好的进行临床实践和科研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本病的中医药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类型的初步确定,患者年龄、性别、病史、输血史以相关检查与中医证型分布有内在联系。①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候以肝郁脾虚证最多,为130例,占42.1%,脾肾阳虚证最少,为7例,占2.3%。②309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39.29岁,男226例,女83例,男女比例为2.72:1。 结论: 本次调查研究关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主要有“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五型,其中肝郁脾虚证为其主要证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输血史以及乙肝五项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