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并通过实行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形成土地市场。在这种土地制度框架下,国家是唯一的土地所有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出租形成垄断性的城市土地一级市场,从国家取得的合法土地使用权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进入市场流通,进行转让和转租,形成竞争性的土地二级市场。这种分层次的土地市场体制是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制度基础。自从我国进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来,城市土地市场就已经开始逐步发育,目前我国的城市土地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城市存量土地的产权不明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弊端:土地市场波动较大,土地供求不平衡。土地收益流失现象严重。大量闲置土地掌握在开发商手中。基于这一状况,我国一些城市建立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例如,杭州、上海、南通等地。 作为一项创新制度,当前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方面都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导致各地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模式、运作效果不一,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法规不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发展和规范。为此,有必要在客观上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分析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在现行条件下可行的解决途径及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的方向,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结合来完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本文第一章首要针对我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改革在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研究的背景,并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征地的研究动态进行简要综述和评价。 第二章,概述海外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背景及其运作模式,总结了其先进的经验,提出了国际经验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建立的启示。 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一般运作模式,并比较研究了不同的运作模式对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运作效果的不同影响,明确以强化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为建立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主要目标,提出了政府主导型的城市上地收购储备制度基本运作模式的重要性、现实意义及基本框架。 第四章分别研究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运作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土地收购性质定位、收购途径土地收购价格内涵界定与评估、经营资金筹措、风险防范等方面,在作出了具体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五章在总结国内外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