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增加,我国证券市场对于经营业绩有较高的要求,市场环境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日益增加。这给作为相对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注册会计师带来较高的审计风险,而过高的审计风险可能会造成外部审计质量的低下,而现实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质量问题多次遭到证监会、中注协等多方处罚。在外部审计质量问题日渐突出的背景下,侧重审计风险评估和识别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运而生。而财务舞弊风险是审计风险中一个重要组成,因此,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研究财务舞弊风险对外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寻找识别财务舞弊风险的方法成为改善外部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财务舞弊风险对外部审计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偿债能力、资产质量、营运业绩三个财务特征和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个非财务特征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财务舞弊风险识别指标;并通过分析2016年会计师事务所情况和以往研究中使用频繁的外部审计质量替代指标,构建了衡量外部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检验财务舞弊风险对外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舞弊风险越高的被审计单位,所聘请的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计质量越低。而在影响财务舞弊风险较显著的资产规模、其他应收款比率、亏损、ROE水平和董事会规模五个变量中,资产规模较高,其他应收款比率较高,董事会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相对应所聘请的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计质量越高。因此可以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监管部门三个角度加强对相关指标的评估和监控,达到提高外部审计质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