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女性一直是文人诗歌中演绎不尽的话题,蕴含着中国古代文人美好理想和情感寄托。在中晚唐诗坛,李贺和温庭筠在诗歌中对于女性的关注十分显著,并且他们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关系,从中可以探寻到中唐至晚唐由诗到词文体发生转变的迹象。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尝试在比较中对李贺和温庭筠诗歌中的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并探究两位诗人的内心世界,进而揭示其文学史意义。第一部分阐述李贺和温庭筠女性诗歌的内容,李贺诗歌中的女性主要分为神女、冥女、凡女三大类,凡女又可细分为宫女、妓女、妻子三大类型,温庭筠诗歌中的女性可分为娼妓、宫人,民女三大类;第二部分对李贺和温庭筠女性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因进行探究:在艺术特色上,分别从意象角度、创作目标(又从创作倾向、语言风格、构思方式三个角度探讨)手法运用(又从虚实相生、景物女性化、修辞方法三个角度探讨)三个方面对二者作比较研究,尤其是二者女性观之异同;在二者女性形象的成因探究上,从动乱与衰颓的大时代背景、市民队伍的壮大和仕途转闺闱的社会风气、以及诗人的个人际遇探讨二人对女性形象关注的成因;第三章就研究对象的不同、投入感情的不同、诗歌载体的不同等三大方面探究李贺和温庭筠女性诗歌转变的根源并思考女性形象转变的文学史意义。在对李贺和温庭筠诗歌女性形象的研究中,追寻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走进作者的内心去体会一代诗鬼和花间鼻祖构建的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