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云南省小型哺乳动物(小兽)体表恙螨寄生状况、恙螨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点。
(2)测定主要媒介恙螨在不同小兽宿主寄生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而判断媒介恙螨的空间扩散能力、宿主特异性及在恙虫病传播中的媒介潜能。
(3)了解群落内主要恙螨的空间分布格局。
(4)了解恙螨数值分类和形态学分类的异同,进一步探讨不同属种恙螨间的亲缘进化关系。
方法:
(1)选择云南省不同地理方位作为野外调查地点,用鼠笼(夹)加食饵诱捕小兽。以小兽耳廓及外耳道作为固定采集部位,用手术刀片刮取耳廓及外耳道的全部恙螨,放于70%乙醇保存,用Hover′s液封片后于显微镜下鉴定螨种。
(2)群落结构用丰富度(SR)、W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F)、均匀度(E)及优势指数(J)描述。
(3)恙螨群落中重要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用聚块指数(m*/m)测定。
(4)对恙螨群落中重要优势种群营养生态位宽度及不同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用基于Shannon-Wiener指数为基础的生态位宽度指数(Bi)和重叠指数(Cih)测定;经系统聚类方法进行不同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群划分。
(5)数值分类选取有代表性的属种,据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分析,比较数值分类和形态分类的异同,并根据聚类树状图分析亲缘进化关系。
结果:
(1)捕获小兽6888只,鉴定为5目10科26属44种。从6888只小兽双侧耳廓及外耳道共采获恙螨87416只,鉴定为3亚科21属192种。9种优势螨种共52963只,占全部恙螨的60.59%。多数小兽体表恙螨种类丰富(13种以上),最多达84种。多数恙螨种类可同时寄生于不同宿主上(12种以上),最多可寄生28种小兽。优势恙螨在相应宿主寄生的染螨率(17.15%-3.73%)和螨指数(2.18-0.47)差异很大。
(2)在19种主要小兽中有9种小兽体表恙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超过5,最高SR=16.38;8种小兽体表恙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超过2,最高F=2.83。
(3)分布型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7种优势小兽体表寄生优势恙螨在其对应宿主体表的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m*/m大于1。
(4)在所研究的9种优势恙螨中,寒冬纤恙螨生态位最宽(宿主特异性最低),副须纤恙螨生态位最窄(宿主特异性最高)。乡野纤恙螨与中华纤恙螨、中华纤恙螨与树鼩纤恙螨、小板纤恙螨与寒冬纤恙螨及西盟合轮恙螨与绒鼠纤恙螨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0.5,而副须纤恙螨与寒冬纤恙螨生态位无重叠,与枪棒爬虫恙螨、中华纤恙螨重叠值也较小仅0.01。
(5)聚类分析显示,9种恙螨生态位聚为4个重叠群,其中中华纤恙螨、西盟合轮恙螨和绒鼠纤恙、乡野纤恙螨和树鼩纤恙螨分别被聚为一群,小板纤恙螨和寒冬纤恙螨局为一群,副须纤恙螨、枪棒爬虫恙螨各成一群。
(6)52种恙螨的数值分类结果显示10属恙螨分为8类,纤恙螨属和叶片恙螨属难以分开,聚为一类;背展恙螨属和无前恙螨属聚为一类,其余6属恙螨各自分类,属级数值分类结果与经典的形态学分类基本吻合,亚科级数值分类结果与经典的形态学分类一致。
结论:
云南省小兽体表恙螨寄生普遍,恙螨物种多样性高,群落结构复杂。多数恙螨的宿主分布范围广泛,宿主特异性较低,且表现为群居寄生。生态位重叠值高的恙螨种类在宿主选择上基本一致。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恙螨的这些特征提示,媒介恙螨在宿主之间传播疾病的潜能较大。数值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吻合较好,一方面为传统形态分类的科学性提供了证据;另一方面纤恙螨属恙螨与叶片恙螨属恙螨难以分类也提示了这两属恙螨的外部综合特征极为相近,在系统进化上可能分化较晚,亲缘关系较其他属种亲近,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