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是股改背景下新股抑价的问题。新股抑价是指新发行股票的上市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发行价格,股票出现初始超额收益率的现象。新股抑价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但我国的新股抑价水平却远远高于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水平。过高的新股发行抑价降低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造成市场投机气氛严重,使一、二级市场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股权分置将股票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两部分,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独有的制度。这种“中国特色”的二元股权结构影响了IPO抑价水平。主要表现在:股权分置对公司目前和未来的经营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并影响着公司的内在价值,股权分置造成二级市场缺乏投资价值,造成市场炒作气氛浓厚,影响了承销商与投资者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判断,从而影响新股抑价。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票市场一场重大的制度变革,研究这种变革是否能使抑价水平更为合理;影响抑价的主要因素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是否有所变化,从而检验改革的措施效果,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IPO抑价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综述,并在第二章对股票市场IPO抑价现状进行了相关考查;然后以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为时间界限,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从新股的资产风险性、新股需求状况、市场投机程度、市场活跃程度和承销商声誉角度综合选取了10个影响因素,运用EXCEL和EVIEWS软件对所选取的226个样本进行了IPO抑价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客观的考查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新股抑价水平及影响新股抑价因素的变化。最后针对本文的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