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祯的闲情审美与诗歌创作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c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情审美是中国士大夫人格建构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杨维祯作为元末的文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个多能的艺术家,其琴歌声色、登临游赏、诗酒风流等闲情活动交织成他追求放浪形迹、风流俊赏的生活一种常态,在元末江南士人群中具有代表性,这种生活对其诗歌创作影响深广。  探析杨维祯耽溺这种闲适生活的原因,除了半隐半仕的“隐逸”生活提供他为闲的自在身心条件外,现实生活中抱负难以实现,理想信念的破灭等坎懍遭遇也迫使诗人借这种生活作为其精神寄托。此外,受元代复古思潮影响杨维祯追慕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魏晋风尚,追求适意人生高蹈一己之情怀,而唐代白居易的中隐思想与实践更是提供了他礼法体制内的依据与模范。作为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忧生叹逝的情怀也是杨维祯耽嗜闲适的内在动因。  受闲情审美活动直接影响,杨维祯题画咏画、交游酬唱、山水纪行、园林题咏、香奁冶艳、闲适情怀、方外游仙、宴饮、音乐等闲情相关题材诗歌的创作涵盖了其诗歌将近一半的数量,题材数量的多寡也与其等闲情生活中的需求有着直接关系。如山水园林诗与诗人浪游吴越寻奇探幽、登临不绝的游赏生活;题画题咏、交游之作与诗酒聚会、雅集等群体性闲情活动;香奁冶艳题材诗歌创作与征歌选色风流不羁的声色生活等。其次,在诗歌体式选择上,杨维祯提倡自由奔放的乐府体;反对律诗,多作为拗体、放体等解放诗体为内容服务的主张也受其闲情生活中落笔飞花、一任情性的即兴创作方式影响。雅好音乐的诗人还在创作中特别注重诗歌的音乐性。另外,杨维祯闲适情怀背后以自由精神为核心追求的闲逸人格影响其诗歌中的自我人格形态塑写,表现为率性逍遥,自由闲放;突破时空,超越生死;无所不能,傲睨万物三个方面。  在杨维祯寄情于物的闲情审美观照下还在其诗歌中产生了丰富的闲情审美意象。其中象征自由超脱的舟船意象、闲适自达的酒意象、悠然自放的笛意象尤其具有代表性。这些意象是诗人审美境界中情感的心灵对应物,对于了解把握主体情感,深化了诗歌的审美意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蒲昱忠  甘肃长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规划以及发展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并且在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作为城市规划以及发展建设中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为了推动城市更合理的规划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基础处理与施工要点的把控。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市政给
《黄帝内经》中有“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论述,意思是人们进入夏季后,应该晚一些入睡,早一点起床,以顺应大自然阴阳气机的变化。所以,和平常相比,夏日醒得早是正常现象。既然醒得早了,与其躺在床上发呆,不如抓紧睁开眼睛之后的十分钟为自己保健。  唤醒四肢末端    夏日早晨醒来,很多人都会感觉口腔干燥。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张艳介绍,夏季由于气温较高,人们在睡了一夜后难免出现津液亏虚的现象,这时人
自2013年“政务微信元年”以来,我国的地方政务微信不断发展成熟,在帮助地方政府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但在地方政务微信传播和写作过程中也暴露出运营力度不够、“山寨”频现、微信内容单一且质量不高等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围绕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政务微信的写作、传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几个议题展开。全
学位
王瑞珍  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现代城市雨水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不同规模的工程应用。中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但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回收利用雨水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可以节省生活用水减少水费和排污费,避免内涝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节水效
复杂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造就了埃利亚斯·卡内蒂复杂的思想,而东方文化尤其中国文化对其影响不可不谈。虽然不识中文,但通过汉学家卫礼贤的著述,卡内蒂接触到孔孟儒家思想
从历时态的纵向看,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作古代、近现代、当代几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又流派纷呈。从共时态的横向看,文论作为研究文学普遍规律的学科,各时代、各流
网辩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不同主体应用语言(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就被认定的不同真的思想进行交锋的思维语言行为(或过程)。   本文上篇采用历史研究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的方
川岛(1901年—1981年),原名章廷谦,现代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文学社团组织者、鲁迅研究专家、文学评论家。他的主要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集中于五四时期。散文集《月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