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膜蛋白Omp25在布鲁氏菌毒力及免疫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x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流行,给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布鲁氏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具有比较独特的胞内生存机制和免疫机制。它的致病机制以胞内生存为主要特征,而免疫机制则是在与宿主免疫系统斗争中逃避免疫反应而得以生存繁殖。针对布鲁氏菌的有效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并且是多种抗原综合作用的结果。深入探讨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机制和免疫保护机制,对于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的理解、疫苗的保护机制以及新型疫苗的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外膜蛋白在稳定细菌外膜的结构、适应胞内外环境和抵抗胞内杀菌机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细菌的毒力有密切关系。外膜蛋白位于细菌的表面,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在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很多外膜蛋白都具有免疫原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免疫保护抗原。因此,很多有关细菌致病机制和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都集中在外膜蛋白的研究上。布鲁氏菌病的控制重在预防,大规模接种疫苗是有效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事实证明,尽管经历了很多对其它疫苗形式的尝试,如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等,但是减毒活疫苗仍是目前预防布鲁氏菌病最为有效的疫苗形式。减毒活疫苗之所以能够发挥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是否与其外膜的成分,特别是外膜蛋白有关?或者说外膜蛋白在减毒活疫苗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利于解释布鲁氏菌疫苗的作用机制和保护机制,也有利于进一步开发新型的疫苗。为研究布鲁氏菌主要外膜蛋白在布鲁氏菌毒力和免疫保护中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蛋白质组技术,分离鉴定布鲁氏菌的外膜蛋白,明确外膜蛋白的组成。然后,选取主要的外膜蛋白,构建其缺失突变株,并比较分析这些突变株的胞内外的毒力表型,探讨其与毒力的关系。用M5及缺失突变菌株免疫小鼠,然后用M5本身和羊种布鲁氏菌强毒株16M进行攻击,观察M5及突变菌株的免疫保护性,探讨主要外膜蛋白在疫苗株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最后,体外克隆表达主要外膜蛋白,分析其免疫原性,探讨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行性。通过以上研究,将初步了解羊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组成,认识主要外膜蛋白在M5的毒力及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并探索了主要外膜蛋白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正>为总结、推广优秀化工企业的先进经验,整体提高化工行业的管理水平,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计划在近期召开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总结、表彰一批优秀管理创新成果和管理论
期刊
我科于2006-11~2007—03对300例腰穿病人术后2种卧位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6—11~2007-03神经内科腰椎穿刺术病人300例,年龄8~17岁.平均14
目前在我国举行的大型文化活动不断增多,商业化运作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涉及的组织也在增加。如何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正确划分管理阶段,加强过程控制,对提高其
《路得记》在《旧约圣经》中特色鲜明。它避开歌颂帝王英雄的论题而转至褒扬一位异族寡妇的忠贞品质。并且就其精短的篇幅亦与邻近的几本旧约书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路得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巨型肺大疱的疗效。方法:选择38例行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巨型肺大疱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痊愈率达97.37%(3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占病
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网络技术平台使得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现实,利用批改网具备的独特点来辅助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
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化教学,是以提高语文素质为核心,以学生主体能力发展为目标,以活动的观点、原则、方法来组织处理教材,设计安排教学过程和步骤的。它变课堂为活动的"场",在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多学科的角度,分析水中游戏的人、游戏和教学的内在关系;比较系统地分析水中游戏在游泳教学中的定义、价值理念、基本特征和实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与问卷法、测试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以男子旋风脚和腾空摆莲动作为例,通过红外高速运动捕捉、三维测力和无线表面肌电测试,揭示腾空垂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