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城镇化为载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国家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工作重点。近年来,河南城镇化水平迅速上升,然而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河南省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工业化发展推进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且大量人口向城镇涌入使得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房屋建造的需求加大,致使整个地区的能源消费不断增长,碳排放随之升高。此外,河南省目前主要依赖以高能耗、高碳排的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碳锁定问题日益突出。探究碳锁定的解锁策略,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数据解析河南省碳排放现状,提出河南城镇化与碳减排之间存在的矛盾,从人口规模、能源消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土地利用六个方面分析河南城镇化进程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的STIRPAT模型,对河南城镇化过程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其次,深入剖析河南城镇化进程中碳锁定的形成机制,从路径依赖机制和技术-制度复合体两个方面阐述碳锁定形成机制的理论基础,并从技术锁定、制度锁定、产业锁定、城镇居民能源消费锁定、综合锁定五个层面对致使碳锁定形成的路径依赖机制进行解析。之后,提出碳足迹和碳承载力的相关概念以及数学计算公式,构建碳锁定的计算模型,对碳锁定进行判定分析,并建立碳排放的自回归模型,预测河南碳排放的快速增长趋势。最后,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产业层面以及城镇居民能源消费层面四个角度详细解析在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河南省碳解锁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