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发展,人类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把健康定义为:“不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不再是单纯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在整个健康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研究表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令人担忧的局面。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本研究是从以维吾尔族、汉族初中生为对象,对两个民族的中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的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使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的心理健康测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心理问题成因问卷”,运用调查研究法,分层随机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及吐鲁番地区民族中学4所,汉族中学4所,初一至初三年级教学班各一个,共计24个教学班,维、汉初中生总人数为978人。。研究结果表明,维、汉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看,有18.2%的初中生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有10.53%的初中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性别、同一民族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同一性别、不同年级、使用不同语言授课的维、汉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社会因素(社会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其中包含民族价值观、宗教、语言等因素、社会消极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地域因素及个体因素等是影响新疆维、汉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最后从管理学的角度,结合新疆基础教育实际,提出了适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以此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