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水化法和结晶法提高碳酸钾堆密度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egua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我国碳酸钾工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产品碳酸钾堆密度不高的情况,研究了烧结、水化烧结法和结晶法提高碳酸钾堆密度的情况。采用烧结水化法的实验中,研究了反应物种类、反应物粒度分布、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工业条件与产物碳酸钾堆密度的关系,以及在烧结过程中引入少量水分对碳酸钾堆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氢钾比碳酸钾作为反应物烧结得到的产物堆密度要高;反应物的颗粒越细,粒度分布越窄,颗粒越均匀,所烧结得到的产品堆密度越高;烧结的温度越高,所得到产品的堆密度越大;相同温度下产品的堆密度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最低温度500℃,烧结时间1h的条件下,产物堆密度达到1.2034g/cm3,达到工业应用对实验的大于1.20g/cm3要求。在烧结实验中,还采用蒸汽饱和法和喷水法向体系引入液相,但水化后烧结产物的堆密度比较低。在结晶法的实验中,考察了结晶物质、结晶方式、蒸发温度、晶体成长速度等因素与结晶的关系和对最终产物碳酸钾堆密度的影响,得到了以上因素对结晶的影响规律,了解了其对最终烧结产物堆密度的影响规律;在结晶过程中加入媒晶剂,如氢氧化钾、硝酸镁、乙醇等,对碳酸氢钾的结晶过程都有一定影响。通过对碳酸钾烧结产物的比表面积测定,根据烧结理论,建立了碳酸钾的烧结动力学方程。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进一步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光催化技术可以将环境中的有毒污染物氧化还原为无毒物和使水分解制氢,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开发高效可见光光催化剂是催化材料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卤氧铋(BiOX)由于
近几年来,半导体材料因利用太阳光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高效、环保而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纳米二氧化钛(TiO2)具有催化性能高、化学稳定性强、成本低等优势,在环境污染物的光催化降
功能配位聚合物因其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了广泛地关注。近年来,以分子构筑单元作为前驱体来进行自组装反应已成为构建功能配位聚合物的重要途径。  本
脂肪酶以三酰基甘油为催化底物为植物的形态发生、发育提供碳源和能量,并参与到植物的防御反应中,包括抗旱性和抗病性。在油料作物种子发育成熟阶段会伴随着油份含量的下降。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HO-1在保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其产生保护作用的机理。实验中将克隆了HO-1基因的质粒pcDNA3HO-1用DOTAP包裹转入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中进行表达。质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