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酸抑制STAT3抗结肠癌及增敏EGFR抑制剂的活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ete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TAT3抑制剂反馈性激活EGFR及体内外联合大黄酸和EGFR抑制剂协同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等活性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TAT3小分子抑制剂(LY5)对结直肠癌细胞p-STAT3,p-EGFR(Y1068),p-ERK1/2,和p-AKT表达的影响。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探索STAT3小分子抑制剂(LY5)及EGFR抑制剂(Erlotinib)单用或联用对结直肠癌HCT-116和DLD-1细胞系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MTT实验检测STAT3抑制剂(LY5)与EGFR抑制剂(Erlotinib)单用或联用对HCT-116和DLD-1细胞生存率的抑制。2.大黄酸在化学结构上与已知的四个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STA-21、LLL12和LY5的结构相似,利用STAT3 SH2结构域的分子对接模拟实验,计算机辅助的分子对接结果初步模拟显示大黄酸与STAT3蛋白之间的作用关系。3.在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和SW-620中,实验分四组(DMSO/大黄酸/Erlotinib/Erlotinib+大黄酸),利用MTT实验检测IC50并计算生存率,表明大黄酸与EGFR抑制剂Erlotinib单用或联用对结直肠癌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大黄酸对结直肠癌细胞p-STAT3表达的影响。4.利用流式周期实验探索大黄酸及EGFR抑制剂Erlotinib单用或联用对结直肠癌HCT-116和SW-620细胞系细胞周期的影响,检测Clin B1与CDC2细胞周期阻滞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在机制上阐述大黄酸和Erlotinib单用或联用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周期阻滞效应。5.通过对结直肠癌细胞进行流式凋亡实验,检测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比例作统计分析,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CT-116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反应大黄酸和Erlotinib单用或联用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诱导效果。6.利用显微镜下观察HCT-116结肠癌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及细胞集落实验考察大黄酸和Erlotinib单用或联用对HCT-116结直肠癌细胞细胞形变和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第二部分1.构建裸鼠肿瘤模型,将实验裸鼠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大黄酸/Erlotinib/Erlotinib+大黄酸),给药期间拍照并记录裸鼠体重变化,肿瘤体积及质量,绘制相关曲线图。2.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STAT3和p-EGFR及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探究单药与联合给药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3.通过比较裸鼠每组给药之前与给药之后的小鼠体重变化情况,及组织分析结果,评估大黄酸及Erlotinib联合给药后的安全性。结果1.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STAT3,p-EGFR(Y1068),p-ERK1/2,和p-AKT,发现结直肠癌细胞中LY5作为STAT3抑制剂,也可以诱导EGFR磷酸化增加,进而激活EGFR信号通路。细胞划痕实验证明STAT3抑制剂(LY5)及EGFR抑制剂(Erlotinib)联用明显抑制结直肠癌HCT-116和DLD-1细胞系细胞迁移能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表明联用STAT3抑制剂(LY5)与EGFR抑制剂(Erlotinib)对HCT-116和DLD-1细胞生存存在明显抑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分子对接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大黄酸可能与STAT3蛋白直接结合并影响其Y705磷酸化活性位点。3.从分子细胞层面上,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STAT3(Y705)结果显示大黄酸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STAT3的磷酸化激活,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根据MTT实验也发现,大黄酸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Erlotinib作为EGFR抑制剂,联合大黄酸,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两者单独用药,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实验表明,两药协同显著增强细胞G2/M期的阻滞作用,下调Clin B1与CDC2细胞周期阻滞相关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证实大黄酸和Erlotinib联合较单用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周期阻滞效应增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凋亡结果及Western blot表明大黄酸可促结直肠癌细胞系凋亡,联合用药的细胞凋亡率及下调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优于单纯给药,证明大黄酸联合Erlotinib可协同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酸可抑制HCT-116细胞集落形成及促使细胞形态改变。结果证实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联合EGFR抑制剂(Erlotinib)和大黄酸比单独使用抑制剂能明显减弱细胞活力。4.裸鼠体内实验上进一步研究质量结果图发现单独给药组大黄酸和Erlotinib体重增长缓慢,肿瘤质量较对照组减轻,联合给药组体积及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单药组,提示联合用药可显著抑制肿瘤增长,裸鼠的肿瘤Western blot证实联合用药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较单纯用药明显抑制p-STAT3和p-EGFR的表达。组织分析结果提示联合给药对小鼠的正常组织(心脏、肝脏及肾脏)无明显毒性。结论1.在分子及细胞层面发现STAT3抑制剂能反馈性激活EGFR信号通路,联合STAT3和EGFR的抑制剂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2.新型STAT3抑制剂大黄酸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基于大黄酸与STAT3分子模拟对接,STAT3可能是大黄酸的直接作用靶点。3.在细胞学水平上发现大黄酸抑制STAT3发挥抗肿瘤效果,及增敏EGFR抑制剂抑制细胞活力。以及大黄酸和EGFR抑制剂联用协同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4.在动物层面同样说明大黄酸和EGFR抑制剂具有很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大黄酸能有效逆转EGFR抑制剂耐药以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正>2018.04-2019.06一、选题依据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是衡量语文教学成果的尺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现阶段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一线教师们围绕着
会议
目的 针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重点对比研究沙利度胺联合方案对该疾病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方法 本文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10
杜家经系湖北省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中医心血管专业领域研究,学验俱宏,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也形成自己独特的
目的 考察P16与Ki67的表达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学诊断与分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针对86例患有宫颈糜烂的育龄期妇女行宫颈组织活检
<正>目的观察和探讨瑞芬太尼-咪达唑仑清醒镇静镇痛在急诊医学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66例在急诊科接受清醒镇静镇痛的患者进行一项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男70例
会议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GIS的数字校园的系统结构、关键技术以及系统设计原则加以探讨。
【目的/意义】近年来,中央厨房作为冷链物流创新发展的全新业态之一,以其独有的运作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降低冷链成本是冷链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该
<正>2014年5月23日,由中国长城学会与《经济》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梦之旅——《长城魂》大型主题系列书画活动在经济日报社内召开了首次新闻发布会,标志着全国长城主题绘画
会议
小组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在现今多元学习环境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课堂现象入手
随着商品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增加,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发展,企业更加依靠研发新产品赢得竞争的差异化优势,新产品的研发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有效的风险管理对新产品项目和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