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PLT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在止血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PLT数量减少,可能引起出血倾向。妊娠期因血液稀释,血小板计数轻度减少。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也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同时,妊娠期女性血液又处于生理性的高凝状态,已被列为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三千米以上,高原低氧环境下血液系统的变化也有PLT减少与高凝状态的表现,但与妊娠期的变化机理各不相同,各项研究均缺乏深入的机制探讨。PLT减少与高凝状态之间是否有关联,值得探讨。青海地区孕妇在低氧及妊娠双重因素的影响下,PLT减少及高凝状态的程度是否增加,导致产后出血及血栓形成的风险是否增加,值得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常居青海、妊娠期首次发现PLT减少的住院分娩孕妇,分析低氧环境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PLT变化的特点;探讨PLT减少的机制;与PLT正常的孕妇对照,评价产后出血及血栓形成的风险;分析分娩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PLT减少的孕妇10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PLT正常的孕妇151例为对照组。(1)记录观察组首次发现PLT减少的时间、PLT计数,分析PLT变化的特点;(2)分析两组PLT与Hb、HCT、PT、APTT、TT、Fbg、D-D的相关性,探讨PLT减少的机制;(3)记录两组产前、产后Hb、HCT,计算产前产后差值,比较产后出血量;(4)比较两组Hb、HCT、PT、APTT、TT、Fbg、D-D差异,评价血栓形成的风险;(5)对比两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及分娩方式,分析PLT减少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1)观察组PLT减少的程度48-99×10~9/L,PLT≧70者占81.19%;发现PLT减少的时间多在孕晚期,孕28W以后发现者占91.09%;(2)观察组PLT与Hb、HCT之间有显著负相关(P<0.05),与TT、PT、APTT、Fbg、D-D之间无相关性(P>0.05);对照组PLT与Hb、HCT、TT、PT、APTT、Fbg、D-二聚体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3)两组孕妇产前与产后血Hb差值、HCT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LT≧70×10~9/L与<70×10~9/L的孕妇组内比较,产前产后Hb及HCT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HCT、PT、TT、Fbg、D-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青海地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PLT减少的程度≧50×10~9/L,发现PLT减少的时间多在孕晚期;(2)PLT减少水平与Hb、HCT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LT水平越低,血液浓缩程度越重,PLT减少不是因为血液稀释所致;(3)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PLT≧70×10~9/L产后出血量不增加;(4)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血栓形成的风险不增加;(5)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对分娩结局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