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银行来说属于成本和收益都比较高的业务。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信用卡发行、信用卡使用、信用卡支付等环节,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风险会关系到信用卡发行商业银行、信用卡持卡人和信用卡特约商户等,影响到若干相关利益组织。在中国,信用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比较短,所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运营风险管理水平不高,信用卡是没有经过实践充分检验风险性的信贷工具。由于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而扩大营销规模,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信用卡的风险上,对于持卡人信用程度关注不足,从而使商业银行信用卡的“风险客户”越来越多,加大了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信用卡不良额有所增加。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信用卡用户开发不足的潜在信用卡大市场,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我国的信用卡产业有着独特的发展环境,面临的业务风险也不小。因此,我国现阶段信用卡业务要健康发展,要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识别、信用卡风险的度量以及信用卡风险的管理。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运营风险管理,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本文梳理了以往学者的研究,明确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运营风险管理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本文明确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及风险管理现状,明确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申请风险管理、授信风险管理、透支风险管理、交易风险管理、收单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列举了一些典型案例。本文进行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运营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成因有风险意识有待提高、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专业人员投入不足;进行了社会信用及金融生态环境成因分析,认为成因是客户对自身信息保护不足、信用意识不强,信用卡产业链条各环节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媒体与舆论宣传对公众的导向存在偏差,执法机构对案件调查与惩处力度不足;进行了外部金融监管成因分析,包括监管体制、监管的规章制度、监管的手段、监管人员的专业性等原因。本文提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运营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加强运营风险管理应坚持持的安全性、预防性、连续性、信息沟通与交换的原则,具体措施与建议包括更新观念、制定合理的授信政策从源头控制、加强征信审核业务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催收体系、加强数据分析,保障性措施秘建议包括加强制度建设、更新技术手段、加强人员培训、加大资金投入。本文仃助于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运营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信用卡运营风险管理较为系统的研究,促使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防范风险,从而实现商业银行信用卡全程运营管理的稳健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