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规定了“到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其中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的目标任务。①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②教师队伍。绩效工资制度在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高职院校工作、调动各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随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建立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绩效工资制度。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梳理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现状,并对绩效工资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准备阶段,存在津补贴清理范围各异、绩效总额核定政策不够具体、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不配套的问题;在绩效工资实施阶段,存在着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调整隐性影响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相似、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时间长、管理监督上存在着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学校实行绩效工资管理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改进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制度的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对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实施效果,建立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