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对“金黄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疗效及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a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基于Label-Free Quantitave Proteomics技术,从蛋白表达层面探讨金黄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挖掘可能存在的药物作用靶点;  2.从蛋白表达层面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寻找可能存在的特异表达蛋白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肺炎的生物标志物,探索临床诊断新方法。  方法:  1.通过MP菌株滴鼻的方法复制小鼠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应用肺组织HE染色、PCR检测肺组织MP-DNA的方法做为模型复制成功的标准;  2.通过对溶剂阴性对照组(对照组)、MPP模型组(模型组)、金黄方治疗组(金黄方组)、阿奇霉素阳性对照组(阿奇霉素组)小鼠体温、咳嗽、咳嗽潜伏期变化的观察,对金黄方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进行疗效性观察;  3.通过双肺HE染色、病理评分的方法,观察金黄方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肺部病理情况的影响;  4.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联合KNIME分析软件,比较模型组与对照组、金黄方组与模型组、阿奇霉素组与模型组肺泡灌洗液蛋白组表达的变化;  5.应用DAVID数据库注释差异表达蛋白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  6.应用KOBAS数据库寻找差异表达蛋白所涉及的关键生物学通路;  7.应用STRING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蛋白之间的蛋白-蛋白互作关系;  8.应用ELISA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可能存在的MP感染生物标记物及金黄方药物作用靶点蛋白进行验证。  结果:  1.应用1×107CCU/ml MP菌株1、3、5隔日滴鼻3天的方法可成功复制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模型;  2.与模型组相比金黄方干预后可明显降低MPP小鼠的发热情况(P<0.05),减少咳嗽次数(P<0.05),延长咳嗽潜伏期(P<0.05);与阿奇霉素组相比,金黄方的退热效果更明显(P<0.05),在减少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3.与模型组相比金黄方可明显改善MPP小鼠肺病理情况,降低肺组织病理评分(P<0.05),与阿奇霉素组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4.模型组与对照组共筛选出164个典型差异表达蛋白,其中表达上调蛋白有71个,表达下调蛋白有93个,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参与了机体内的物质代谢、蛋白的合成、免疫反应等方面。  5.金黄方组与模型组共筛选出了118个典型差异表达蛋白,其中表达上调蛋白有48个。表达下调蛋白有70个,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参与了机体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应激反应、凝血过程。  6.通过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对Hsp90aa1、Grp94、Eno1、Plg这4个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与质谱鉴定结果一致;  结论:  本实验通过成功复制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模型,采用中药复方金黄方进行干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得出了较为客观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金黄方可明显降低MPP小鼠发热情况,减少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可明显改善因MP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病理变化。从蛋白质组学层面,证明金黄方可能是通过上调机体能量代谢、缓解氧化应激、激活纤溶系统对MPP起到治疗作用的,Eno1、Plg是其可能存在的药物作用靶点。同时在实验中发现MP感染诱发肺炎后可显著下调参与蛋白正确折叠的分子伴侣的表达,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是其可能的发病机制,Hsp90aa1与Grp94的反向表达趋势可能提示着MP诱发肺炎的存在。
其他文献
中医心理学思想是中华悠久历史的一个精神瑰宝,在几千年的华夏文化与中医文化丰厚沉淀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宝藏,它集中体现了具有中医整体观念特色的“形神一体论”。医案
我出生在哈密的一个维吾尔族农民家庭,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一直在兵团学习、工作并成长,始终奉献兵团、心系新疆、热爱祖国,始终感恩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这个伟大的时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