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负担沉重的背景下,企业高负债是当前经济金融领域最突出的风险,这不仅微观上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在宏观上会打击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对于以矿产投资为开发主体的国有企业的而言,一方面建设初期资金投入大,另一方面融资依靠平台贷款和信托等债权融资,企业还本付息的财务负担极其严重。因此,针对矿业企业资金需求大和债务负担重之间的矛盾,如何尝试直接融资的方式尤其是针对未来具有相对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进行证券化,已经成为矿业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融资结构,进而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介绍研究背景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矿业投资型企业经营特征和融资方式;其次,具体剖析了A集团资产、负债状况和现金流等特征;最后,结合国企改革和配套金融措施的宏观背景,以及借鉴相关成功经验,为A集团设计基于探矿权与采矿权、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的优质矿业项目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方案,以及优质附属企业进行IPO上市和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融资结构优化方案。通过总结和梳理A集团作为矿业投资企业的经营特征和融资结构现状,通过A集团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研究指出:目前A集团以委托贷款获取的存量负债居高、融资结构单一、短期付息压力大。进一步,主要以下属二级公司C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载体,提出A集团融资结构的优化目标:积极尝试股权融资,同时化解存量债务,形成包含集团、下级经营实体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在问题成因和优化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方案包括:其一,推动下属三级公司C2稀土具备在创业板IPO上市,获取长期投资所需资金;其二,着力将下属三级公司C1宁矿的采矿权,C1宁矿和C2稀土的应收账款分别进行资产证券化,缓解存量债务负担;其三,集团母公司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直接诊断并指导A集团解决现实困境,而且还同类地方国有企业的金融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