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可以说是语文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它伴随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关系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把握住二者的关系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点之一。新课程理念关照下研究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性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它既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必须确立适应时代需求的课程目标,形成稳定的实施机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恰当设计教学环节;把握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本文对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研究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后现代主义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针对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仍然存在的一些误区,如依赖预设,规避生成,造成仅重预设的后果;或者弱化预设,随意生成,产生轻视预设的结局。传统教学观的持续影响,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缺乏认识是产生这两大误区的主要根源。在新课程理念关照下,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应采用更加有效的策略:须恰当处理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应是生成的基础和起点,不可废弃;生成更是预设的发展与超越,不可忽略;教学要把握住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不可偏废。课前要精心预设,为课堂生成导航,做到对教学目标进行多层次预设,对教材文本进行多元化预设,对学生学情进行充分预设,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预设。课中要把握生成,让课前预设升华,做到在教学目标中生成,在特定情境中生成,在学生需求中生成,在尝试与探索中生成。课后还必须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促成预设与生成二者的相互作用,努力找寻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存在的差别之处,试图探索重新设计的基准点,并考虑自身教学与他人评价的融合点,以为再次的预设与完满的生成提供可靠的借鉴与指导。可以说,不管是讲求预设的策略还是抓住生成的机会,最终目标都旨在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服务。在全新的课程理念指引下来探究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也意在找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此基础上促进语文教学的和谐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