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固态发酵法利用米曲霉A一9005,黑曲霉AS3.3枯草芽孢杆菌l389发酵豆粕,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及转化作用使豆粕中的营养物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微生物在生长、发酵过程中分泌了一些蛋白酶,这些蛋白酶作用于豆粕中的营养物质,把大分子的物质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把大分子肽转化为小分子肽,对影响动物生理健康的不利因子进行降解或转化,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皂苷等抗营养因子会影响动物的养分消化和畜禽生理健康,使得豆粕的营养成分不能被很好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从而大大降低饲料的利用率。经过发酵,最终得到了综合利用率较高的饲料。实验主要测定了豆粕发酵前后的酸溶蛋白、粗脂肪、可溶性固形物、蛋白酶活、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的含量变化,测定结果显示发酵后豆粕中的酸溶蛋白含量、粗脂肪、可溶性固形物、蛋白酶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提高了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比率;另外,发酵后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及植物凝集素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十分有利。最后通过动物实验测定小白鼠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抗疲劳时间,从而得出发酵豆粕作为饲料具有优越性的结论。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米曲霉A一9005,黑曲霉AS350枯草芽孢杆菌l389对豆粕进行发酵,豆粕的营养成分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酶活增加了,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了9.8%、41.6%、22.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33.5%、56.8%、97.8%,肽转化率分别为39.6%、49.4%、52.6%。(2)通过米曲霉A一9005,黑曲霉AS350枯草芽孢杆菌l389这三种菌对豆粕进行发酵,测定发酵前后抗营养因子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含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分别降低了56%、78%、88%,植物凝集素分别降低了93%、99%、87%。(3)饲喂小白鼠20天,喂食未发酵豆粕的对照组增重比喂食发酵豆粕的实验组明显,但对照组的抗疲劳能力远远不及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