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见光活性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s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研究了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SG)和沉淀-浸渍法(PD)。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制备的纳米TiO2的颗粒粒径、晶格畸变程度、比表面积均很相近;就光催化活性和制备工艺过程而言,PD法要略优于SG法。但SG法对纳米级光催化剂进行负载固定化效果好,而PD法效果差。对只有紫外光活性的TiO2进行元素共掺杂改性,拓展其可见光吸收性能。由此,研究了四种共掺杂型光催化剂:Ni、S,Ni、N,Co、N及Co、N、S共掺杂。结果表明,经掺杂改性的TiO2均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能扩展其光谱吸收范围。相比而言,Ni/S/TiO2和Ni/N/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一般;Co/N/TiO2的可见光活性很好,在纯粹可见光(λ>400nm)下对T1探针的降解率为87.5%。与单掺Co或N相比,在其紫外区吸光性能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见光吸收性能却得到了显著提高;Co/N/S/TiO2的可见光活性最好,在纯粹可见光下降解率为88.4%。与单掺Co、N或N/S的TiO2相比,其在紫外区和可见光区的吸光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提高。利用DRS、XRD、TEM、EDX和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改性光催化剂的吸光性能、结晶形态、晶粒尺寸、表面形态及元素掺杂量等。结果表明,四种新型催化剂均为锐钛矿相,且元素的掺杂不会影响TiO2相转变温度,催化剂平均粒径约在611纳米左右。相比于20nm粒径的P25而言,改性催化剂颗粒粒径更小,比表面积更大,有利于改善其可见光催化性能。DRS结果显示各催化剂均有不同程度的红移现象,红移程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Ni/S/TiO2≈Ni/N/ TiO2<Co/N/TiO2<Co/N/S/TiO2,与其对可见光的吸收性能顺序一样。改性光催化剂Co/N/TiO2或Co/N/S/TiO2负载活性炭后,其光催化活性有所下降,但差别不是很大。且Co/N/TiO2-AC和Co/N/S/TiO2-AC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均要远远高于TiO2-AC,对水体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腐植酸均有良好的可见光活性,光照3h后降解率分别达到了87.72%和85.94%。通过SG法能较好的进行负载,达到了纳米级光催化剂分离、回收的目的。
其他文献
科技进步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做好高压传输线路的实时监测并将提高电力经济效益是电力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
微电网继电保护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文章主要对微电网继电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微电网继电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微电网继电保护的研究和应用进
分析了影响电除尘器振打效果的因素,为改善振打效果,提出了在振打装置机构设计、维修、运行中可采取的措施,为从事电除尘器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比较两
本文从财务管理时间价值角度阐述未确认融资费用如何合理分摊的问题,提出了与一般会计实务教材标准解法完全相反的思路,得到了相同的效果,并对两种解题思路作了详细的比较分
目的:探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188例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作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组;将2013年6月
通过对302个代表性蜜柚果园的品质成分和叶片营养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琯溪蜜柚果实品质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以及对不同区域和土壤类型果园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高产
本文首先讨论了修订《(汉语水平 )词汇等级大纲》应确立的两个主要目标 :1 )重新进行词语筛选和分级 ;2 )附注多义词的主要义项和兼类词的不同词性的等级 ;认为实现这两个目
详细分析了变电站直流系统的常用改造方法,结合改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研制了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专用充电装置,解决了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过程中的难题。
<正>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较为重要的学生实验,我们按其实验原理及所给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发现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