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学科带头人是高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是高校的优秀人才群体。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科带头人具有先导性、权力性、奉献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对高校而言,一流的师资力量是高校发展一流学科,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一流成果的关键,而学科带头人在这其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目前对于学科带头人的研究多为单方面的关于素质或能力的简单定性描述,以及关于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的研究,极少有全面的,针对学科带头人的综合评价研究。本文试图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针对高校学科带头人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对高校学科带头人及评价理论相关内容做了追溯和总结,介绍了学科带头人的概念,特征以及基于结果的评价理论。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关于学科带头人及高校教师评价进行研究的文章做了分析、总结。其次,指出高校学科带头人评价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带头人的实际,论述了目前高校学科带头人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现存问题及原因的分析,为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本文的重点是高校学科带头人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分析了构建评价体系应当遵循的原则,确定指标拟定的步骤后,对评价指标标准进行了界定。本文以匿名问卷进行调查,汇集了88位教授、4位副教授(包括精通人力资源的专家在内)的集体智慧(其中理工科70人,文科22人),形成高校理工科、文科学科带头人综合评价体系。在对权重确定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最后,设计出高校学科带头人综合评价表,包括理工科和文科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