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双光子吸收及其材料具有潜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新型对称的A-Π-D-Π-A结构的双光子自由基引发剂,通过核磁共振谱,有机质谱,IR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非线性光学测试和双光子微加工实验表明它们具有强的双光子效应,是良好的双光子光聚合引发剂。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在充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双光子吸收材料和双光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探索各类双光子引发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阐明其对实验工作的指导作用。
第二章,利用高效的Heck偶联反应,成功的合成了具有C2v对称性的9-苄基-3,6-二[2-(吡啶-4-基)-乙烯基]咔唑(BPyVC),通过核磁共振谱,电喷雾质谱,IR等分析手段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的表征,研究了它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测定了上述化合物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测试了化合物的紫外和单光子荧光光谱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荧光学性质。
第四章,用上述化合物做引发剂,进一步对化合物的光物理特性进行了评价,在化合物最大吸收两倍波长的飞秒激光照射下,成功地引发了甲基丙烯酸醋类齐聚物,得到了周期性微结构,双光子聚合实验的结果表明,BPyVC在扫描速度为22微米/秒时的双光子聚合的最低能量密度低于92.7kJ/cm2,在固定光强为12.7毫瓦时,引发双光子聚合的最少曝光时间低于1.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