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驱油技术是三次采油中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可在掩埋CO2的同时提高原油产出率。该技术的关键参数是最小混相压力(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MMP),它是CO2驱油技术成败的关键。根据地层压力是否大于MMP,CO2驱油可分为两类: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混相驱时,原油和CO2的界面张力(Interfacial Tension-IFT)为零,采油率达到最高,因此,IFT也是设计和进行CO2 EOR技术的关键参数。精确的MMP和IFT值是CO2驱油技术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基础,本文对CO2驱油系统的MMP和IFT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和计算研究。首先,自行设计并建立了高温高压IFT测量装置,测定文献报道的CO2+nC10H22体系的IFT值,验证了实验装置的可靠性,可用于CO2驱油系统IFT的测定。采用界面张力消失法,测定了三种模拟油在不同实验条件的MMP。文献调研,收集了大量不同原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MMP实验数据。系统分析了MMP的多个影响因素,根据注入气组成的不同,将MMP数据分为3类:纯CO2注入、CO2摩尔分数小于0.5、CO2摩尔分数大于0.5,分别建立了MMP的计算模型,计算效果很好,AARD分别为5.85%、4.06%和6.49%。采用自行设计的IFT装置,共测定了215个纯CO2注入时原油组分的IFT值,202个混合气注入时的IFT值。查阅文献,收集了大量正构烷烃的IFT实验值,分别建立了纯CO2和混合气注入时IFT计算模型,将IFT直接表示为温度、压力、碳原子数和注入气组成的函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计算CO2驱油系统的IFT值。将IFT模型与混合规则结合估算气油系统MMP,计算效果良好,对于模拟油和真实原油,AARD分别为4.45%和7.77%。此外,进行了密度梯度理论的研究,该理论与PR状态方程结合,由烷烃和CO2 IFT实验值得到纯物质影响因子,分析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纯物质影响因子计算模型,该模型用于估算本文CO2+烷烃二元体系的IFT值。AAE值分别为0.97 mN/m、0.84 mN/m、1.80 mN/m、2.55 mN/m和2.49 mN/m,计算结果较好。最后,测定了150个乙醇改性的CO2注入时原油组分的IFT值,并针对实验数据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乙醇改性CO2注入与纯CO2注入时IF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入乙醇可以有效的降低IFT值。该模型与混合规则结合预测乙醇改性的CO2注入时模拟油的MMP,与纯CO2注入时的MMP比较,MMP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