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建构:叶广芩小说的满族书写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rilin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文坛,叶广芩是少数民族文学领域里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满族女性作家。她写作风格多元、文笔深邃、大气温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民族题材文学趋暖的环境下,叶广芩开始了满族题材的文学写作。作为历史上曾煊赫一时、最后又分解离析的民族,满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自身民族命运的大起大落。曾经以雄强英武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继而又湮没于历史地表的满族人,在沉沦于历史的地平线之后,长期处于心灵无所归依的漂泊状态。叶广芩试图重新寻回失落满族人的精神故园。在叶广芩的作品中,她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处理的非常深刻。她在对本民族的文学题材进行书写的同时,在回望中融合反思,在反思中兼具考察,在坚守着自身民族认同的大纛之下将族性诉说娓娓道来。本文透过叶广芩的满族题材作品,以满族书写背后的文化理解方式为切入点,探寻她的民族文化追寻和面对现代性来袭时的反思与转变。本文力求剖析潜隐于作品背后的叶广芩的民族心理、文化追求,诠释她在少数民族文学写作中的价值,以及她对当代文学史的贡献。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结合叶广芩的满族身份进行阐述,指出叶广芩是在相对宽松的时代话语语境下完成的自身认同,她重新解读了被岁月尘封的满族历史。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她的小说重现了具有满族风情的社会图景,塑造出别具时代印记和民族性格特质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叶广芩笔下满族图景的描绘,本文以期引领读者透过韶华的尘埃感受历史文化,与历史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在追忆与审思中反观当下现实。第二章结合叙事学理论,从叙事的角度对叶广芩的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在叙事视角上,叶广芩采取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的多重聚焦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现文本风貌。在叙事模式上,叶广芩采取时间与空间交错叙事的方式,在时空穿梭中进行文本解读。在叙事话语方面,叶广芩的语言或者纯粹或者细腻,悲怆而又温婉。以叙事视角、时间和空间叙事以及叙事话语的运用为切入点,对叶广芩的满族题材小说进行详细的剖析,揭示她是如何完成文化认同并展现满族性格的,挖掘叶广芩小说中想象共同体背后独具的支持心灵的文化内涵。第三章对叶广芩满族书写的意义与价值进行诠释。这一部分从写作风格、题材与内容等方面入手,将叶广芩与同样善于写满族题材的作家,如老舍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传承文化的精髓,透视出叶广芩与众不同的文风和诗意的批判。在文化继承中超越,彰显叶广芩文学的独特价值。本文认为她的作品中饱含对过往民族历史记忆的深情回眸,为民族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书写空间。她无愧为满族书写的当代歌哭者。
其他文献
通过对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考察,就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进行了若干思考。认为艾尔曼将通常研究今文经学的重点
公司为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通常要适时修改公司章程。各国公司法都允许公司章程自由修改,出于公正的要求均在公司法中对修改施加一些基本限制。一般公司法限制公司章程修改的
目的研究椎板间开窗术及椎板切除术治疗黄韧带骨化(OLF)致胸椎管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OLF患者病例资料。22例行椎板切除术,10例行椎板间开窗术。患者术前、术
杨于陵关于开元年间铸钱“岁盈百万”的记载是可信的。较高的铸钱成本不仅是年铸钱量偏少的重要原因,而且决定了钱监必然分布在铜矿附近。虚钱的产生不是大钱或恶钱的必然结
《琵琶记》是中国戏曲史上极具开创性的一部曲目,历来被称为南戏的“中兴之祖”。它的出现,打破了元代北杂剧一统戏坛的局面,自此南戏逐渐由民间“村坊小技”走向“文人之曲
鲍德里亚与法兰克福学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以及他们之间的异同,具体表现为:其一,二者都看到了符号在现代技术社会批判中的重要性。其二,二者都是在悲观的技术决定论的前提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信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它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安定。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交易风险、
2014年10月24—26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和南开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遗产》古代小说研究论坛”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
目的:为了研究积极心理品质在师生关系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选取了广东省农村地区19所中小学校的472名在职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方法:采用师生
<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脑局部供血不足的一类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从而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血中脂蛋白相关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