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铸铝合金发动机缸体伴随着轻量化、节能减排的需求得到普及。由于压铸过程的特点,压铸件内部通常会由于卷气、夹杂等原因形成内部气孔等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导致压铸件一般不能通过固溶处理来改变压铸Al-Si-Cu合金件的Si相的形貌、元素的分布来强化铸件。真空压铸作为有效减少铸件内部气孔的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真空压铸Al-Si-Cu合金热处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真空压铸铝合金发动机缸体为试验对象,研究了热处理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相对于普通压铸件,真空压铸件基体更致密、内部气孔小且分散,在固溶处理过程中不容易合并长大,同时氢气孔的奥斯瓦尔德熟化效应表现较弱,真空压铸工艺可以有效延迟压铸件固溶处理过程表面起泡;(2)起泡核心距离表面越远、核心尺寸越小以及表面致密度、强度越高,表面起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3)真空以及普通压铸试样在500℃固溶处理过程中,共晶硅颗粒形貌的变化规律相似,在4 h时达到最佳的形貌分布,更长的固溶处理时间将会导致共晶硅形貌分布恶化;(4)Cu元素在500℃固溶处理0.5 h能够较好地溶入基体,Fe元素在500℃固溶处理6 h分布变化不明显;(5)经过500℃×0.5 h+150℃×5 h热处理后的试样抗拉强度均值、抗拉强度稳定性,延伸率稳定性最高。经过500℃×2 h+150℃×5 h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的稳定性,延伸率的稳定性变得极差;(6)在热处理过程中,试样基体中会有新的微孔形成,经过500℃×0.5 h+150℃×5 h热处理后,相对于热处理前基体上的微孔密度增加7-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