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案例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qiushi9527118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随着城乡统筹的推进,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乃至成都的关键性使命。早在2006年的时候,政府就根据当时农业发展情况出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事业提供政策指导,已将农业以及农村方面的事务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的位置之上。被当作是促进农村与农业实现进步以及推动农民实现增收的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无疑在城乡统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对农村的实地调查入手,找出成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机制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即:供给数量总体不足并伴随结构失衡;布局缺乏合理性;供给质量低下;重建轻管,缺乏后期维护;部分公共品闲置,资源浪费严重。并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主要内在原因,同时从政府决策机制、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农村公共产品运作机制、监督机制上进行原因分析。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如印度、泰国、韩国等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验,得出如下结论:改革政府投资体制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加大农村公共产品资金投入;改革“自上而下”决策机制,开创农民需求表达渠道,切实反映农民需求;改革农村管理体制,精简乡镇机构,节约资金;优化配置不同属性的公共产品,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建立城乡一体化供给体系,保证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公平;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监督机制,避免造成公共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0
政府绩效评估是新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政府绩效评估的努力由来已久,“结果导向”和“外部责任”原则,是当代政府绩效评估区别于传统实践的主要特征。外部责任原则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