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汤总多糖成分抑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jinsongdu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研究十全大补汤总多糖成分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十全大补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体外实验:提取十全大补汤总多糖,制备大鼠含药血清。  1.1将1×105/ml H22细胞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00μL,分别加入10%、20%和40%浓度的含药血清,并以正常大鼠血清作为对照,检测培养后24h、48h、72h的细胞生长抑制率;  1.2无菌操作取小鼠脾脏细胞,调整细胞浓度2×106个/ml,加入96孔培养板,每孔90μL,加入不同浓度的多糖含药血清,分别为:10%、20%和40%浓度,检测含药血清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另取24孔细胞培养板,加入上述脾细胞悬液,每孔1m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多糖含药血清,培养24h后离心取上清,用ELISA法,按试剂盒说明检测IL-2,通过标准曲线计算IL-2含量。  2.体内试验  分别取0.2ml5×106个/ml的H22细胞,接种于小鼠右侧腋窝皮下,建成实体型荷瘤鼠模型,24h后随机分为五组,即模型对照组、顺铂(1mg/kg)组、顺铂联合高(168.4mg.ml-1)、中(84.2 mg.ml-1)、低(42.1mg.ml-1)剂量十全大补汤总多糖组。十全大补汤总多糖采取灌胃给药,0.5ml/只,1次/d,10d后眼球放血处死小鼠,称取体重和瘤重,计算抑瘤率;分离血清,并分别制备肿瘤细胞和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和脾细胞的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FN-γ和TNF-α含量。  结果:  1.不同浓度的十全大补汤总多糖大鼠含药血清对H22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明显增加,在作用的72h最高;  2.48h和72h的10%含药血清、20%含药血清、40%含药血清的剂量组刺激小鼠脾细胞分泌的IL-2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以40%含药血清组最强;  3.顺铂联合各剂量十全大补汤总多糖组小鼠体重均高于顺铂组,而顺铂联合中、高剂量多糖组的瘤重均低于顺铂组;  4.顺铂联合各剂量十全大补汤总多糖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高于顺铂组,而脾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又低于顺铂组;  5.顺铂联合各剂量十全大补汤总多糖组荷瘤小鼠血清中IL-2、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顺铂组。  结论:  1.十全大补汤总多糖含药血清在体外可明显抑制H22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可促进脾细胞增殖及IL-2的分泌,呈剂量依赖性;  2.十全大补汤总多糖可促进顺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保护顺铂对脾细胞的损伤作用,促进荷瘤小鼠IL-2、IFN-γ和TNF-α的分泌,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减毒增效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对不同前负荷下大鼠胸主动脉静息张力及氯化钾(KCl)、苯肾上腺素(Phe)所致收缩的影响;观察牛磺酸的直接舒血管作用及对乙酰胆碱(Ach)所致舒张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张力实验方法,用PowerLab 系统记录胸主动脉张力的变化。结果:1. Tau(10、20、40mmol/L)非浓度依赖性的增加大鼠胸主动脉静息张力,其收缩幅度随前负荷(0.5g-4.0g)的增
番荔枝科植物中的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成分。以往对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已知物的全合成上,而对其半合成与结构
为了明确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Mak)的显微特征,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并通过测定穿龙薯蓣地上部分薯蓣皂苷元的有无,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穿龙薯蓣药用植物资
第一部分新型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EPLE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结直肠癌是目前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尽管早期结直肠癌通过外科切除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由于远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