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适宜机械化收获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qq81205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程机械化将是未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解决玉米籽粒机收是当前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难题,选育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的品种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自选的8个自交系为母本,7个常用骨干自交系为父本,按照NCII设计,组配了56个杂交组合。选用推广面积大的郑单958和先玉335为对照,通过杂交组合植株性状、苞叶性状、茎秆强度和籽粒含水量等研究,目的是分析适宜机械化收获品种的表型特征和机收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56个组合性状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组合间在每个性状上都表现出极显著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18个不同基因型水稻进行两次苗期水培试验,筛选出氮钾双高效型水稻品种。通过水培法对钾高效与氮效率不同的水稻品种的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钾高效与氮效率不同的水稻品种在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在不同氮钾组合处理下硝酸还原酶、抗氧化酶、抗性生理机制、光合生理机制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以期探明水稻的形态特征、抗性生理指标、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筛选氮钾
选用在中国北方收集到的47份杂草稻为材料,用0.5%、1.0%、1.5%的NaCl溶液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进行芽期试验,对中国北方杂草稻发芽期的耐盐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乌头品质与土壤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得出:乌头单株产量y_1=-37.4062-43.7342xp+18.7325x_Cu+15.8305X_Zn;总碱含量y_2=1.3453+1.5009 xp-0.3319X_Cu
以4年生、5年生紫花苜蓿阿尔冈金为试验对象,以生长素(2,4-D)、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6-BA)和磷酸二氢钾(KHPO)为试材,2005-2006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场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
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ier)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 Nevski)的一种多年生二倍体(2n=14)野生植物,为中国特有种,含Ns基因组,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早熟、优质、矮秆、高抗条锈病和全蚀病、中抗赤霉病、花药大花粉多等特点,且易与普通小麦杂交。因此,该物